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1年10月12日
第A06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市諮委三建議治水患

李良汪

整治渠網 修法增罰 智慧渠務

市諮委三建議治水患

【本報消息】熱帶氣旋“獅子山”襲澳期間,多區出現大面積水浸。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李良汪表示,以是次離島區水浸為例,部分因持續暴雨令瞬時降雨量超出雨水泵房負荷、有區域地處低窪地區、有道路因工地施工和山洪暴發引致大量泥沙沖積、或山泥傾瀉致沙石衝入渠道造成排水不暢等,都是造成水浸的原因。有關問題凸顯工務及建設部門在颱風生成前監督不到位,導致各種原因造成排水不暢。

切實監督工地

即將又有颱風生成,他促請相關部門切實監督工地做好各項防風措施,避免沙石衝入渠道造成排水不暢。治水工作非單一部門職責,各相關部門必須各司其職,並通過跨部門協作,才能發揮總體成效,李良汪從整治渠網、修改法例及智慧渠務三方面提出建議,減少水浸對社區造成的影響。

一、盡早規劃整治渠網:現時本澳渠網平均約有五十年歷史,建議當局盡早部署,按照未來城市規劃及各區佈局,透過短中長期整治方案,逐步完善本澳渠網,並以先後緩急的原則對水浸影響較嚴重的區域作優先整治,減少水患對社區造成的影響。

二、修法提升阻嚇力度:當局去年曾表示正研究修改《公共地方總規章》,以提升執法力度,加大阻嚇作用,建議當局加快修法進程,尤其針對違規非法排污等情況提高罰則,減少渠網阻塞。

三、加快智慧渠務建設:當局去年已提出將智慧渠務規劃納入施政內容,包括收集沙井位置、渠道大小、下雨時水流暢順情況等數據,並建立模型模擬水流大時會發生的情況等,透過相關數據監察,以便提高防水浸能力。建議在現時開展的智慧渠務規劃工作上,參考鄰近地區成功經驗,以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等方向發展,並透過跨部門合作建立包括防洪監察系統在內的“智慧渠務”,以科技手段提升渠務工作的主動性,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益與效率。

2021-10-12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9435.html 1 市諮委三建議治水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