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援助未能全面關顧受疫情影響人士
李梁:優化經援惠民紓困
【本報消息】政府推出新一輪經濟援助措施,立法議員李靜儀、梁孫旭表示,有關計劃覆蓋面不足,沒有關顧到經濟壓力十分沉重的失業者、收入大幅減少的僱員和自由職業者,亦欠缺推動保就業的內容,應優化經援措施作出支援;亦應延續一些惠民措施,如對消費卡增值八千元,以紓緩廣大市民生活壓力,及推出以工代賑等就業輔助措施,協助本地僱員“搵工”,解決失業問題。
提內需促經濟復甦
李靜儀、梁孫旭表示,疫下經濟不景,各行各業僱員均受到影響,政府對年收入不超過十四點四萬元職業稅納稅中的居民作出支援,有助紓緩低收入僱員群體的經濟壓力。但由於政府以去年僱員入息報稅資料作為支援的條件,去年至今受疫情影響的失業者不符標準,而目前處於開工不足、收入減少的人士亦未能納入支援。僱員收入減少或失業,其家庭經濟壓力已經好大,質疑為何這些同樣需要幫助的人士卻被忽略,十分不公平。兩人收到不少僱員求助,指今年初已失業,但至今仍未找到工作,家庭經濟相當困難,但上述措施就未能提供幫助。
李靜儀、梁孫旭要求政府完善措施,讓失業、收入減少以及困難家庭等都獲得支援,也應推動企業符合保就業要求;提出政府應對消費卡增值八千元,讓廣大市民都能得到援助,減輕生活開支,並致力促進保就業、顧民生和提內需,帶動經濟復甦。
以工代賑緩解失業
疫情已持續一年多,經濟復甦之路漫長,短期經濟援助可解燃眉之急,亦要求政府解決本地僱員就業問題。透過優化就業援助措施,有具體措施推動增加就業職位,包括規定公共工程、外判服務聘用本地人比例,以及創設更多短期就業職位,以工代賑緩解失業問題。例如政府可聘用失業人士輔助各項防疫工作,增加本地人就業職位。另外,亦須切實做好外僱規管及外僱額的批給,將本地人能夠和願意勝任的職位逐步騰出來,配合有薪培訓計劃,讓本地僱員先入職、再培訓,緩解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