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防輸入不可掉以輕心
香港新冠疫情連續五十一天本地“零確診”斷纜,機場貨運工上周五確診且源頭不明,經基因排序比對,證實與英國確診個案相近,基本可以肯定貨運工是疑接觸英國貨機機組人員染疫,而非經社區感染。但該病例牽涉的範圍很廣,幸好暫未發生傳播。
今次個案,多達數百密接者須隔離檢疫,數千人須強制檢測,一幼稚園逾四十名小朋友須隔離。雖然當局指出患者只是早期個案,但坊間卻引起了一陣驚嚇,認為當局有必要嚴謹細化外防輸入措施,務必將疫情拒諸門外。這亦是內地與香港通關條件重中之重。
數據顯示,機場人員染疫事件已發生多次,早在今年六月,男地勤染疫並成為香港首例本地德爾塔病例,其後七月再發生兩宗機場員工確診,染疫原因都是在工作的過程中接觸貨機或機組人員。前車之鑒,本應加倍提高警惕。然而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相同情況感染的個案,凸顯相關部門及人員在外防輸入上做得還不夠精細,並存在疏忽大意,以致出現防疫漏洞,這對香港疫情防控極其不利,若因此而疫情擴散,香港防疫勢全功盡廢。
雖然特首林鄭表示這次事件不影響內地與香港商討通關安排,但內地應會看在眼裡。香港必須真正吸取教訓,嚴謹應對,否則如何取信於內地,放寬通關?
易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