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國聯致勝球大有討論空間
法國雖成為史上首支先後勇奪世界盃、歐洲國家盃及歐洲國家聯賽錦標的球隊,但在歐國聯決賽的致勝球卻讓殊榮蒙上污點。當時為比賽八十分鐘,左翼衛T靴南迪斯向前送出直線,西班牙防線最後一人E加西亞雖出腳攔截但未能成功,結果被麥巴比成功接應壓入禁區,面對門將施蒙一個假動作騙過後射入。
不過在筆者評述比賽時,已對入球有效性抱有很大疑問,因為麥巴比在隊友傳球一刻,地面陰陽界反映明顯處於越位位置。但後來英格蘭籍球證泰萊透過VAR協助後確認入球成立,即使西班牙球員據理力爭亦於事無補。
泰萊將這問題球判為合法入球的理據,便是最新球例對越位定義的修改。按現行球例,整個攻勢完成才會判罰越位,且攻方球員即使處於越位位置,守方球員在蓄意截球後便會讓本應出現的越位犯規無效。因此泰萊判斷E加西亞當時出腳攔截皮球且與皮球有接觸後,已產生一個新的攻勢,因而麥巴比沒有越位而射入。當然現時因應VAR面世,很多球例都必須與時俱進,但前進方向是對是錯,則存在相當巨大的討論空間。
足球評述員 袁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