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原創僑批舞劇穗首演
江門推動僑批保護活化又有新成果。首部僑批舞劇《僑批 · 家國》十日晚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首演。
僑批是一種信件、匯款單合一的郵政傳遞載體,被譽為“嶺南敦煌文書”,是“世界記憶遺產”。江門是僑批保護研究的前沿重鎮,其僑批數量多、歷史跨度長、覆蓋範圍廣、內容豐富。
《僑批 · 家國》以僑批為串聯載體,以五邑華僑真實故事為原型,運用舞蹈語言進行藝術再創作,講述了一段華僑群體與家國命運交織的故事和歷史,再現五邑先僑艱苦奮鬥、愛國愛鄉、報效家國的精神和力量。
舞劇中,來自江門的黃齊家、余振國、梁穎在參加一次愛國遊行中埋下熱血救國的種子。在時代的境遇下,他們有的漂洋過海終成知名僑領,有的加入抗日洪流為國捐軀,有的自強不息成為教育家,演繹了一個華僑家庭長達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折射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壯闊征程,見證了僑批背後濃濃的家國情懷。
舞劇總導演張瑀航介紹,該劇劇本前期經過十餘次修改,於今年八月完成初步創作。在隨後的排演中,主創團隊對舞美、音樂等不斷調整完善,又更新了廿多個版本,形成是次首演劇本。
江門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中國舞蹈之城,江門有基礎、有優勢、有責任利用舞蹈的形式講好僑鄉故事、中國故事。希望通過僑批和舞蹈的創新融合,進一步擦亮世界記憶遺產名片,推動僑批進一步走出深閨,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該劇由江門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江門市委宣傳部主辦,江門市文聯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