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處 不負逐夢
泱泱中華之大國,科技繁興,文化繁盛,經濟繁榮。回望過去數十年,曾經的腐朽、落後都為日後的國力強盛作鋪墊,歷史光輝從未像現在如此耀眼奪目,時代的青年也從未像如今這樣強勁。正因為中國正在向繁榮昌盛的目標前進,新一代的我們也務必奮勇向前,共呼吸,同進退。在《大灣區與我》這本書中提到時代發展都離不開新青年的力量和勇氣,然而騰訊公司帶來的影響和成功,是馬化騰在創業初期想都不敢想的,正因為是五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有拼搏的心,一直向前才有今天的成果。從一間小公司到現在家傳戶曉的企業,正好看出在充滿機遇和伯樂的福地中,是需要人才的,慢慢地變成我們的時代。
革命鼎新,時代也不一樣,朝着大灣區發展。儘管二〇二〇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把許多願景都扼殺在第一聲炮竹中,很多企業破產倒閉,人們都為三餐不繼而煩惱。但千萬不要忘記,這個科技繁興的時代是一定會戰勝病魔,國泰民安。大灣區給予我們的是機會、經濟核心,就業機會也提供了不少給新一代青年,無論疫情如何,面前總有一群無名的英雄心懷信念在風雪中為眾人抱薪。大灣區的發展雖然還有阻滯仍需協調,例如法律問題、經濟體系,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潛力是無限的,必須為“一帶一路”規劃作更進一步的確立。
憂國憂民是新時代青年接過的接力棒,當今安穩的時代卻危機四伏,中印邊境衝突、外國產業對華為的打壓等等都在告訴我們應當遙望國家的大我,而不是個人的小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青春無關年齡、學歷,只是我們有着永不放棄的力量,心懷天下的抱負,更是向陽而生的傲氣。
夢想是寒冬裡的一杯苦咖啡,在艱苦單調時添一口甘甜。現在高三的我,鍾愛法律,因此選讀法律,志存高遠者不懼未知與遠方。我必定會投身大灣區十一個城市中,結合我所學到的運用到未來每處角落。粵港澳大灣區早就成為了國家發展的重要方針,正因看見了這樣的資訊,更堅定自己的信念是正確的、無偏差的。我可以學習中國法律以外,還有澳門的法律,這樣我就可以兩邊兼顧到了。
作為這個時代的青年,更要大力推動大灣區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和印象,需要有規劃地提升粵港澳三地的青少年的研究、交流,為澳門、香港的人才提供更多實踐的體會和工作上的肯定。我深信澳門的年輕人去到內地其他城市工作是件需要勇氣的事,那就更要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機會。灣區提供到大量機遇和經驗,對我而言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未來是未知的但總有一角容我發光發熱,是件可喜可賀的事。
堅毅是先驅者是底色,堅持是創新者的特質,咬緊牙關一直往前走,一定有光芒和成功的曙光。“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我們是時候接過這重重的責任,不怕吃苦,努力拼搏。正是這樣青春的力量使千年沉睡的雄獅甦醒,熠熠生輝。時代已經將接力棒交給青年手中,只有把目光從個人的世界裡抽出來,放在國家五千年的情懷上,與中國夢交融,才能會精彩人生由我們撰寫瑰麗的未來。
唐瑤 培正 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