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二
2021年10月12日
第D08版:學生報
澳門虛擬圖書館

龍記酒家

議事亭前地舊照,圖中左方之建築物為龍記酒家原址。 (圖片來源:澳門博物館出版《滄海明珠——澳門城市變遷專題展》)

七十年代龍記酒家刊登的廣告

重拾漸被遺忘的回憶(五)

龍記酒家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而廣東大地素以食材豐富名揚天下,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更曾於《廣東新語》一書中提到“計天下所有之食貨,東粵幾盡有之,東粵之所有食貨,天下未必盡有之也”。擁有好的食材當然不能缺少專精的烹調技藝,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澳門,餐館林立,中西菜系各有千秋,造就了飲食業的繁盛景況。而在中菜當中又有數家以烹調順德菜而打響名堂,直至今天仍令不少澳門人回味、念念不忘的餐館。其中,開業於一九四五年,位於議事亭前地七號的龍記酒家便是當中顯赫一時的中菜餐館。

據七十年代初的《澳門工商年鑒》所介紹,“龍記馳名的是鳳城食譜,以地方雅潔,菜式新鮮夠鑊氣,小炒尤為出色”。順德舊稱鳳城,在粵菜中,有“廚出鳳城”的美譽。龍記酒家開業之初,僅以地下舖位經營,後來隨業務發展,漸擴展至二樓及三樓,風味佳餚加上出色烹飪,龍記很快便成為了澳門昔日著名的“名人飯堂”,包括澳門特區政府

首任特首何厚鏵先生的父親何賢先生及澳督等在內,不少達官貴人、風雅文士皆曾是座上客,更因名人口味要求而衍生了多款著名菜式,如以鮑魚、蝦球等貴價食料加以炒製的“先生炒飯”,便是店內名物。

除菜式保持傳統外,龍記酒家的裝潢陳設也別具中式古典風格,掛有不少名家如南海名人、世稱江太史的江孔殷和關山月等人的作品,餐具桌椅更刻以店名,易使人印象深刻。

即使身在二十一世紀初,這種時光停頓的錯覺仍可經常出現,正是這份特色得以保留,龍記酒家成為了電影《2046》中懷舊場景的取景地。以舊照對比今天,議事亭前地經歷了多番的景物變換,在二〇一一年,與議事亭前地曾連成一景的龍記酒家宣佈“光榮休業”,成為了時代的印記。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迢 如

2021-10-12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迢 如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9619.html 1 龍記酒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