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披露美核潛出事位置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網、環球網、央視軍事十三日消息:美軍官員十日證實,本月二日在中國南海撞上不明物體的美國核潛艇目前正在關島接受評估和初步維修,但美國海軍在事故具體原因上“語焉不詳”,目前也沒有關於“康涅狄格”號近況的照片發佈。而美軍和美媒提及此次核潛艇事故發生在印太地區國際水域或南海國際水域,又到底指向哪裡?
瓊島以南西沙以北
長期跟蹤南海問題的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藉助船舶自動跟蹤系統、空中廣播自動監視系統和遙感衛星影像等開源數據監測到,三日上午十時左右,在西沙群島東南約四十八點七海里處,發現一艘疑似“海狼”級潛艇處於上浮航行狀態。隨後監測到的路線顯示,這艘潛艇駛向關島。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胡波說:“我們判斷該核潛艇大概是二日下午或晚上發生的事故。根據三日的影像,倒推十到二十個小時,結合上浮時的航行速度,再往北推二百海里左右,發生事故的位置很可能在海南島以南、西沙群島以北,即海南島、西沙群島和巴士海峽的三角區域中間,這也是美軍在南海一個非常活躍的區域。”
“當然水下是整個海軍作戰和行動中間最不可知的,所以確切的信息確切的消息誰都沒法獲知。但我們從公開的信息判斷,根據美軍核潛艇在南海的通常活動情況,其活動重點,就在這片三角區域,離我們非常近,這次事故肯定大概率也是在這個地方發生。”胡波強調。
撞養殖箱概率很低
針對此次潛艇事故,美媒採訪了一位曾在美軍潛艇部隊服役的聲納兵,他認為,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在南海發生潛艇碰撞的風險更高,因為這裡是各類船隻通行的繁忙地區,而頻繁的活動使得潛艇被動聲吶效果減弱。另外,大型潛艇在南海航行非常具有挑戰性,由於南海海域底部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某些區域深度變化突然。
近日,網絡熱傳“南海黃花魚養殖箱被不明物體碰撞,造成約五萬斤黃花魚及海洋養殖產品脫逃”。據海南網箱養殖企業負責人表示,海南不養黃花魚,網箱一般設置在淺海,並且不超過海岸線二十公里。深水網箱養殖主要生產金鯧魚、軍曹魚等海魚。因此潛艇在南海撞上網箱的概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