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五
2021年10月15日
第A06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我國開啟“探日時代”

我國成功發射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台科學技術試驗衛星(新華社)

發射首顆太陽探測科技試驗衛星

我國開啟“探日時代”

【中新社北京十四日電】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十四日十八時五十一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

該星將實現國際首次太陽Hα波段光譜成像的空間探測,填補太陽爆發源區高質量觀測數據的空白,提高中國在太陽物理領域研究能力,對中國空間科學探測及衛星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首探測太陽Hα光譜

“羲和號”全稱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台科學技術試驗衛星,運行於高度為五百一十七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主要科學載荷為太陽空間望遠鏡。Hα是研究太陽活動在光球和色球響應時最好的譜線之一,通過對該譜線的數據分析,可獲得太陽爆發時的大氣溫度、速度等物理量的變化,有助於研究太陽爆發的動力學過程和物理機制。

衛星在軌運行期間,將觀測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光球及色球表現,探究太陽爆發的源區動態特性和觸發機制,同時探測太陽暗條形成和演化過程的色球表現,揭示其與太陽爆發的內在聯繫,還將獲取全日面Hα波段多普勒速度分佈,研究太陽低層大氣動力學過程,為解決“太陽爆發由裡及表能量傳輸全過程物理模型”等科學問題提供重要支撐。

該衛星採用了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穩定度的“雙超”衛星平台設計。平台將在軌應用磁浮技術,採用“動靜隔離非接觸”總體設計新方法,將平台艙與載荷艙物理隔離,阻斷平台艙微振動對載荷工作的影響,大幅提高載荷姿態指向精度和姿態穩定度。

未來,雙超平台技術還將在高分辨率對地詳查、大比例尺立體測繪、太陽立體探測、系外行星發現等新一代航天任務中開展廣泛應用,助推中國空間科學和空間技術跨越式發展。

太陽女神名字命名

為進一步鼓勵公眾特別是青少年關注航天,在國家航天局指導下,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南京大學聯合組織發起了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徵名活動,收到萬餘份命名方案,經過徵集、遴選和專家推介三個環節,最終定名“羲和號”。羲和為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太陽女神與制定時歷的女神,並以太陽母親的形象為人們所認知。此名取義“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象徵中國對太陽探索的緣起與拓展。

2021-10-15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0028.html 1 我國開啟“探日時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