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正亦邪的王夫人
觀眾或讀者似乎總是希望故事一開始就能收到一些訊息,以此斷定某個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蓋棺定論式的認知就如同一個穩固牢靠的支點,方便我們以此去觀察和評判角色的言行舉止。然而,弊端在於,我們會不自覺地將角色的所有言行都朝該支點聚攏。如果我們面對的是《紅樓夢》,這種習慣將阻礙我們真正了解曹雪芹苦心塑造出來的、具有多面性格的小說人物,例如王夫人。
王夫人是賈寶玉的母親,在賈府的內部事務中,她的權威僅次於老祖宗賈母。過去,多數學者將王夫人定性為象徵封建專制壓迫的劊子手。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文學創作和研究曾承擔着“反封建”的社會責任,免不了就會有一些角色代表封建主義腐朽吃人的制度,而讀者將對其作出有的放矢的批判。另一方面,在小說中,也的確有數條人命斷送在王夫人手上。
她曾在第三十二回間接逼死了伺候自己多年的丫頭金釧,又在第七十四回下令抄檢大觀園——此舉暗示賈府從內而外分崩離析已速不可擋,接着又在第七十七回將賈寶玉的丫鬟晴雯逐出賈府,後者很快因疾病及蒙羞香消玉殞。學者們如今基本認定,王夫人每次間接地害人性命都出自於同一種擔憂與厭惡:這些人做的事會帶壞寶玉。寶玉能否順利走上仕途,是賈府延續家族榮耀的關鍵,因此,順應封建王朝社會規則的王夫人,竭盡所能、排除異己,定要確保寶玉全然按照當時的社會要求成長。王夫人對時代的順從以及對兒子的期望,是導致她黑暗一面的最主要原因。
在不影響賈寶玉前途的前提下,王夫人善良且大度。第十七和第十八回中,面對妙玉的孤芳自賞,她不介意紆尊降貴下帖子恭請妙玉。第七十四回,王熙鳳提議借抄檢大觀園的機會,將小姐們身邊一些不省心的丫頭趕出去,還能省下一些開支,可是王夫人認為本來伺候小姐們的丫頭就不多,如果為了節約開支,寧可減少自己的用度,也絕對不能委屈了小姐們。對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賈探春和賈迎春,王夫人給予了她們呵護和關愛,而這些是兩人的親生母親都未曾給予的。王夫人從不忤逆賈母之意,部分原因在於,封建社會要求必須服從家族權威和族中長輩,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不同於邢夫人,她人前人後對賈母的恭敬和孝順從一而終,並且從未暗地裡算計過賈母。
王夫人以一種很微妙的方式暗示着她不喜歡林黛玉。第二十八回大家說起給黛玉配藥,儘管只是閒談,但素日沉默寡言、言行沉穩的王夫人卻出人意料地對寶玉的建議說出“扯你娘的臊”這樣的粗話,整段對話讀下來,她似乎不願勞心勞力掏錢給林黛玉買藥。林黛玉對賈寶玉天然性情的接受和縱容,恰好是王夫人竭力要抑制和根除的。由此可見,寶玉的前途和家族的繁榮,是王夫人正邪兩面的分水嶺。
蔣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