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1年10月17日
第B04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神舟十三伴月飛天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十六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視頻截圖)

十六日六時五十六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中新社)

十六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顯示航天員乘組進入天和核心艙的 畫面。(中新社)

神舟十三伴月飛天

【中新社酒泉十六日電】戈壁皓月當空,星光璀璨絢爛。與平日不同,十六日○時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縈繞着緊張忙碌又激動的氣氛。

驗證技術收官之戰

青少年、媒體記者、部分科研工作人員等聚集在標寫着“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大樓前,時刻關注着正前方一千多米處發射塔架的動靜,等待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的那一刻。

在中國航天事業史上,十月十六日是個特殊的日子。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二○○三年十月十六日,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航天員楊利偉安全着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將航天員送上太空的國家;今天,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升空又將在載人航天史上留下新的印記。

距離“神十二”發射僅過去四個月,神舟飛船在這片戈壁最美的時節,再一次出征遠航、問鼎蒼穹。此次任務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收官之戰,後續載人航天工程將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中國空間站迎來第二批“住戶”的同時,中國的太空訪客也增加到十三人。網友笑稱,問天閣外的航天員照片牆快放不下了。

航天員更自信從容

這不禁讓人想起十八年前在問天閣廣場舉辦的首次航天員出征儀式。二○○三年十月十五日,翟志剛作為神舟五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參加了“神五”的出征儀式;十八年後的十月十五日,翟志剛作為“神十三”指令長,領命出征,參與中國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之戰。

那年,三選一,飛一天;如今,一次仨,飛半年。翟志剛見證了中國自首次載人飛行以來十八年的發展歷程。相比十八年前楊利偉首次飛天時的驚心動魄,如今再問蒼穹,中國航天員更顯自信從容,從航天員進艙前的治癒微笑,到齊比“OK”手勢,背後是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人才保障。

“十,九,八,七,……”廣播中傳來指揮員的點火口令倒計時,現場觀眾亦跟着一齊倒數。

〇時廿三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托舉着神舟十三號飛船,在眾人矚目下,拔地而起,紅色火焰噴湧而出的瞬間,周圍人群忍不住驚嘆出聲。隨後,火箭劃破寂靜的夜空,直沖雲霄,乳白色箭體隱沒在黑夜中,紅色尾焰在黑色“幕布”襯托下分外醒目。那抹亮色與皎潔月光交相呼應。

大家紛紛仰頭,目送火箭越飛越遠,直至它變成一顆天空中的“星”。返程路上,仍不時有人望着天空,尋找那顆搭載着中國航天員的“星星”。

將帶來甚麼驚喜?

此去太空,便是半載。在軌時間延長,任務也隨之增加,其間,三名航天員將為大家帶來哪些驚喜?“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剛時隔十三年再度出艙會曝哪些金句?“太空教師”王亞平在“太空授課”第二講中將展示哪些新的太空實驗?“八○後”航天員新秀葉光富將如何完成首飛任務?……全新的航天員乘組陣容讓此次任務亮點滿滿。

“太空出差”半年,三名航天員再次刷新中國人太空駐足紀錄的同時,還將首次在太空過大年。貼心的科研人員已提前為航天員備好了餃子、春節大禮包,甚至在服飾上也有所考慮。除夕夜,三名航天員還將和大家一起守歲,第一時間把來自太空的祝福送給祖國,送給民眾。

從神舟飛船多年一發到一年兩發,從驚心動魄的“太空一日”到在軌駐留半年……載人航天捷報頻傳,中國正用行動訴說,星辰大海、浩瀚宇宙,我們來了。

2021-10-17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0472.html 1 神舟十三伴月飛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