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航天員加入我空間站?
【中新社北京十六日電】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十六日在酒泉成功發射,中國空間站迎來第二批“住戶”。談及外國航天員何時加入中國空間站,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在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中國空間站是後起之秀,外國航天員的加入可以帶來經驗和先進儀器,雙方各自發揮特長,能够少花錢多辦事,使中國空間站快出成果、多出成果。
能夠少花錢多辦事
此前已有數名外國航天員到中國開展訓練。龐之浩表示,他們都是空間站的“老手”,他們加入中國空間站,會帶來如何在空間站上長期生活工作的經驗,可以取得新成果。“國際空間站有可能在二○二四年退役,中國空間站算是後起之秀,採用了很多新技術,雙方各自發揮特長,成果共享,能够少花錢多辦事。”
龐之浩指出,國外航天員還可能帶來新的實驗和先進儀器,使中國空間站快出成果、多出成果,提高空間站效率。中國科學家跟他們一起工作也可以受到啟示,使空間站發揮更好的效益。
徵集全球科學實驗
針對外國航天員何時可以加入中國空間站,龐之浩認為,夢天、問天兩個實驗艙對接到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完成建造,進入運營與應用發展階段後就可以加入外國宇航員。中國已經開展世界範圍的科學實驗徵集,已有一些實驗通過審定,被認為既有科研價值又安全,目前已經選擇了第一批,以後還會選擇第二批。“有的科學實驗可能是把他們的實驗(裝備)送上去,由我們來操作,有些實驗可能是國外航天員搭乘我們的飛船上去親自做。”
空間站有何講究?
談及空間站構型有何講究,龐之浩表示,空間站的構型要保證其主結構和質量盡量對稱和緊凑,保證質心能够居中,這樣可以減少姿態控制消耗的能量;兩個太陽能電池翼裝在尺寸和質量大小基本相同的兩個實驗艙端部,不管空間站以何種姿勢飛行,它都能被太陽光照射,隨時能够供電。
他還指出,以後對接成T字型,核心艙還保留着後向、前向、下向對接口,後向是對接貨運飛船的,天舟貨運飛船對接以後,可以保證組合體利用貨運飛船發動機,使整個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軌道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