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專業協助 避免不幸發生
民眾建澳籲疫下築情緖支援網
【本報消息】新冠疫情爆發至今接近兩年,為居民帶來的影響,除改變生活模式、影響就業環境、減弱市場經濟、收緊通關措施等問題外,還為疫下居民心理和精神健康造成隱患。
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註冊社工吳超偉呼籲,社會大眾應提高警惕,尤其對身邊家人親友的情緒應加強關注,倘發現異樣應盡早尋求專業協助,以為其適當紓緩負面情緒,共同構建支援網絡,避免不幸事件再次發生。
生活壓力越益沉重
吳超偉表示,本澳近期疫情變化反覆,社會的緊張情緒持續,留意到身邊不同的群體及社交平台上均有負面情緒釋出,情況較以往強烈。加上本澳經濟遲遲未見復甦,對於中小企負責人、僱員,以至其相關家庭來說,生活壓力越益沉重,不少居民由此而產生對未來的不安全感,以及心理上的恐慌。
他指出,疫情下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對於確診感染的病人,以及其密切或次要接觸者、家人、醫務人員及前線公務員等,亦會構成一定的壓力,當局對此不能忽視。尤其前線人員持續面對突發工作,情緒上容易出現恐慌或焦慮,甚至出現失眠、抑鬱等亞健康問題,當局對此需預早防範。
傾訴紓解憂慮煩惱
吳超偉呼籲,居民倘面對個人情緒或心理壓力,可嘗試透過其他事件或興趣來轉移注意力,並可找家人或朋友傾訴,紓解其憂慮或煩惱,或尋求專業人士求助,正確紓緩情緒困擾,避免釀成不可挽救的結果。建議政府應透過社服團體加大社區支援力度,以社區駐點形成線下安全站,以及利用互聯網提供線上即時情緒支援,緩解不同群體的不同需要,構建緊密支援網絡,保障居民情緒得到有效紓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