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航天員進天舟三號提貨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十七日順利進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後續將按計劃開展貨物轉運等相關工作。
本報綜合報道
智能管理便找物
據中新社報道,十六日上午九時五十八分,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迎來第二批航天員。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在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十七日上午九時五十分,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成功開啟貨物艙艙門,並順利進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接下來,航天員乘組還將開啟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貨物艙艙門。後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貨物轉運等相關工作。
據悉,天舟三號的貨物實現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貨物艙分成了多個儲物櫃,而且還可以掃二維碼。在天舟三號貨物清單裡,既包含航天員生存消耗的物品,也涵蓋做實驗的一些硬件設備,四十立方米的貨物艙分成了四十多個儲物櫃。由於貨物的種類和數量特別龐大,航天員經常會遇到找不到東西的情況,為此貨運飛船專門研發了智能貨物管理系統來解決這個問題。
運送全新艙外服
此前,天舟三號貨運飛船於九月二十日成功發射並成功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對接。此次天舟三號滿載上行,攜帶近五噸貨物,有二百多個貨包,包括航天員生活物資、空間站平台物資、部分載荷和推進劑等。
據央視網報道,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貨運飛船系統總體主任設計師楊勝透露,按照規劃,神舟十三號乘組要在軌停留大概六個月,所以相應調整天舟三號的上行物資,來支持整個航天員在軌健康生活六個月。
天舟三號還帶了一套艙外航天服前往空間站。艙外航天服是航天員出艙作業的必要裝備,隨着空間站建設任務的推進,航天員出艙作業次數增加,就需要天舟三號帶上去一套全新的艙外服,在緊急情況下,作為備份使用。
開展一系列任務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接下來還將繼續開展出艙、機械臂艙位轉換、手動對接試驗以及返回等一系列任務,以完成中國空間站建設的關鍵技術驗證階段。葉光富表示,“目前是規劃了兩到三次,具體最終由總體去進行規劃。這些任務相對我們三個人共同去完成,那麼有的可能傾向於誰是主操作,誰是去輔助的操作和進行提醒和幫助的這麼一個角色,這個我們可以在空中根據實際情況我們進行適當調整與安排。”
在軌飛行期間,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除了將開展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以外,還將擇機進行在軌遙操作交會對接任務。
翟志剛指出,“每一次出艙需要完成的任務都不一樣,這就是出艙活動在現代空間站搭建過程中具體的一些應用。我們天上進行的科學實驗研究的項目比(神舟)十二的更多了,因為我們飛行的時間更長。”
“除了任務要做實驗,我們也希望多做一些比如說航天科普教育,就是能讓太空跟普通大眾能這樣有一個近距離的接觸,讓大家能近距離了解我們的太空,我們的太空生活,也感受一下太空這種神奇美妙的這種感覺。我們也希望去做這樣的一些事情。”王亞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