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四
2021年10月21日
第C02版:藝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抵制行為時隱時現?

抵制行為時隱時現?

TVB代表前日報警,聲稱近日再有網民煽動他人抵制該台,以及“無差別網絡欺凌”,令藝人及廣告客戶被滋擾、威脅恐嚇;造成心理傷害或財產受損,構成社會不安;而多篇相關報道都指受到“網絡欺凌”的是即將舉行演唱會的胡鴻鈞,但胡鴻鈞受訪時卻稱明白會有人喜歡或不喜歡自己,但他依然感恩,因為至少有人關注。

當得知胡鴻鈞被指受網絡欺凌後,曾瀏覽他的面書,卻看不見有所謂的“派嬲”情況。原來在有所行動前,已經有人將胡鴻鈞的面書淨化,才會不留下一點痕跡——原來被“派嬲”後其實可以將之淨化的。

無可否認,胡鴻鈞演唱會門票確實未曾爆滿,昨天中午查看,依然有門票可買。門票銷售欠佳,跟是否被網絡欺凌又不一定能劃上等號。要知道早在網絡欺凌這個字眼尚未出現前,曾有演唱會僅銷售出兩成門票,最終要貼錢找人扮座上客,由此不難明白銷情跟欺凌與否沒有直接關係。再者,之前《聲夢傳奇》學員演唱會一票難求,怎麼又沒有說受到抵制呢?難道真只有在售票欠佳時才發現被抵制?

至於說煽動他人抵制TVB,明顯會是一個更大的課題,畢竟當中界線太含糊。例如有文章經常評論電視節目,萬一批評了某個節目不好看、某個藝人的演技不知所謂不值得支持,當中又會否已經構成煽動呢?

總相信電視台是否受歡迎、獲得支持,收視率已經說明一切!如果當擁有八成以上收視的TVB都未獲支持,教另外兩家電視台情何以堪?雖說確可能有煽動抵制的事發生,但收看甚麽電視台的節目卻很私人,畢竟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家收看電視,看了甚麼節目又毋須向人交代,是以能否煽動得了真箇天曉得。而且觀眾最現實,只要有好節目便會支持,未合心水的自然就會轉台,所以觀眾支持與否,最重要的還是看節目質素。

娛 翁

2021-10-21 娛 翁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1317.html 1 抵制行為時隱時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