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五
2021年10月22日
第A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遺城詩路線上講解濠岸今昔

專題沙龍演講嘉賓及主持人合照

遺城詩路線上講解濠岸今昔

【本報消息】澳門文物大使協會、英姿舞園、澳門文遺研創協會合辦,文化局贊助,“遺城詩路——濠岸今昔專題沙龍”於本月十九日透過線上直播舉行。

活動邀請海事博物館代表李展翹、造船工藝文化協會會長談駿業及澳門註冊建築師兼城市規劃博士鄭劍藝,分別以“江流匯澳──澳門周邊水道及據點”、“細說港灣──以造船業看內港的變遷”、“柔性填海與功能濕地:澳門內港濱水空間活化更新思考”為題,透過歷史回顧、本土記憶、文字與圖像記錄及水道與城規調研資料,比對逐漸改變的海岸線,從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角度,多元見證港灣的滄海桑田,回顧、發掘和展望我們與海的關係。

“遺城詩路”今屆將跨年進行,以“看不見的海岸線”為主軸,發展為(微型)舊城漫遊藝術節,繼續與土生土長的本地居民、藝術家、文物大使及志願者集體創作,“漫步舊城、觸動五感、探索藝術 · 領略遺城生活之美”。項目負責人廖嘉豪和劉楚華表示,今屆項目將帶來更豐富演前藝術活動、工作坊、城市導賞、沙龍講座及訪談,並深耕、集結及整合詩文、歌曲、錄音、影像等史料檔案與創作成果,於二○二二年三月以為期兩周的展覽及環境演出,重新閱讀在海與岸的邊界上所牽動的人和事,重新走過那些包覆在磚石之下的原海岸線,重新刻劃在心中,思量古往今來我城與海洋的榮與辱、是與非、居住與流離,人文與哲思,創造更多屬於當代人文與回憶的可能。

“遺城詩路”項目計劃於十一月舉辦社區導賞、親子海洋故事、親子手作、光繪攝影、環境燈光工作坊等系列社區活動,有興趣人士可於Facebook追蹤“遺城詩路”最新活動資訊。

2021-10-22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1397.html 1 遺城詩路線上講解濠岸今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