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紓人手短缺
立會通過醫生註册修訂案
【中新社香港廿一日電】香港特區立法會廿一日三讀通過《二○二一年醫生註册(修訂)條例草案》,開闢“特別註册”這個新途徑,引入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
任職五年免試註冊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發表的《醫療人力推算二○二○》顯示,香港醫生人手由目前到長期均會持續短缺,到二○三○年及二○四○年,分別會短缺一千六百一十名和一千九百四十九名醫生。當中公營醫療醫生人手短缺尤其嚴重,醫院管理局和衛生署在二○二○年分別欠缺六百六十名和四十九名專科醫生和準專科醫生,在二○三○年及二○四○年,短缺情況將進一步惡化。
新法例下,持有認可醫學資格及醫生註册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本身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或者具備專科資格的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獲公營醫療機構聘請為全職醫生後可申請成為特別註册醫生。前者在香港取得專科資歷,以及兩者在公營醫療機構最少工作五年並通過僱主評核後,可在香港免試註册。
特別註册留港執業
同時,新法例容許非本地培訓、在外地求學但未有機會實習的香港永久居民醫科畢業生在香港參加執業資格試,通過後便可以在港實習。此外,新法例為具備專科資格的有限度註册醫生提供加入“特別註册”制度的銜接安排。申請特別註册人士須具備的獲認可醫學資格名單,由香港醫務委員會架構下新成立的“特別註册委員會”制訂。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歡迎立法會通過條例草案,並表示特區政府將立即展開多方面工作,包括準備成立“特別註册委員會”以及成立全新平台商議專科培訓事宜等。特區政府將爭取在今年十月底公佈“特別註册委員會”成員名單,並期望委員會在明年下半年公佈獲認可的醫學資格名單。
陳肇始希望新法例吸引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通過新途徑留港執業,紓緩香港公營醫療機構醫生人手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