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業者冀鬆綁 放寬樓按指引
【本報消息】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本澳經濟復甦前路茫茫,居民就業環境惡化、樓市交投淡靜。近三個月疫情突襲,樓市成交進一步減少。澳門地產業經紀協會籌委員主席王世發表示,地產中介公司普遍虧損,從業員也難以受惠政府的援助措施,冀政府因時制宜,適當放寬樓市調控措施,如取消青年首置在八百萬元內才可獲八成樓按、以及年齡限制,回歸市場調節。
王世發表示,政府於一八年初進一步調控樓市,對持有一個或以上物業的買家加徵稅項,令投資者幾乎絕跡。二○年疫情持續影響本澳經濟,不少居民收入下跌,對樓市無可避免構成影響,加上多重因素影響,樓市交投大幅萎縮,地產中介經營前景不容樂觀,大部分地產經紀因沒有成交而面臨生計問題。
中介大部分處虧損
屋漏兼逢連夜雨,八月初本澳接連受疫情突襲,收緊防疫限制,居民也擔心被感染或被隔離,紛紛押後或取消睇樓。據近兩次有確診個案的經驗看,每當有確診個案出現,未來一周的睇樓量基本取消,第二周的睇樓量僅恢復五成,因業主、買家都會避免不必要的接觸。睇樓量大減,成交跟隨下跌。據業界了解,近兩三個月,絕大部分地產中介公司都處於虧損,連鎖地產中介公司縮減規模,小型中介公司前景堪憂,從業員僅依靠數千元底薪維生。
因應市場形勢轉變,他建議政府重新檢視青年首置政策,當中合資格年齡介乎廿一至四十四歲,希望取消年齡限制,讓所有居民都可使用首置的樓按政策;同時取消首置八百萬元以下才能借八成樓按的規定,因該規定導致資源錯配,不少有能力的買家為了借盡八成樓按而選擇八百萬元以下的單位,出現需求扭曲情況,也導致八百萬元以下的中小型單位,呎價“疫”市向上;八百萬元以上的單位因需求減少,呎價則回落。
樓按回歸市場調節
一一年樓市熾熱時多項樓市調控措施相繼推出,如今經濟情況、樓市氣氛、市場需求均逆轉,認為政府可因時制宜,考慮放寬樓市調控措施。建議放寬或取消樓按指引限制,讓銀行根據買家的工作穩定性、還款能力、年齡等綜合因素,評估風險後自行決定批准的樓按貸款比例,回歸市場調節。
地產業牽涉的產業鏈眾多,包括物流、建築、裝修、工程、家私、法律等多個行業,持牌地產經紀加上周邊行業的從業員,牽涉約四萬人的生計,即背後有四萬個家庭的溫飽。地產業穩定發展,將有效帶動周邊產業增收,對推動本澳內需、形成內循環有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