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六
2021年10月23日
第A11版:經濟
澳門虛擬圖書館

居民:量入為出 慳住使

經濟低迷下,居民“慳得就慳”。

居民:量入為出 慳住使

【本報消息】九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微升。面對物價高企,居民感嘆無可奈何。有居民認為物價升幅尚可接受,或減少購買量以平衡預算。最擔心是疫情對整體經濟環境影響深遠,打工仔飯碗隨時不保。

居民鄧小姐感嘆疫下經濟差,居民收入大減,但物價沒有大幅回落,甚至上升。下半年有政府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減輕生活負擔,但只夠維持兩三個月,續後開支還需靠自己。留意到近期豬肉價格回落,但平日對肉類需求不大,肉價下調對買餸預算沒有明顯幫助。

相反最大需求的蔬菜價格則微升,以往菜心每磅八元,現時十元;魚、蝦等鮮活海產價格亦漲價,當中鮮蝦由以往每斤一百二十元升至現時的一百四十至一百六十元。最無奈是家用石油氣加價,由以往每罐二百二十元升至二百五十元。疫下最難捱的是打工仔,一來怕被公司放無薪假,二來怕被裁員,即使物價高,“始終都要食”,以往還可北上買菜減省開支,但疫下為安全起見只好留澳消費,或減少購買量,以平衡預算。

減少外出用膳

居民陳小姐表示,水電費、購買日用品及食物等已列入常規開支,在嚴控金額下仍可負擔。她按自己每月收入計算,“量入為出”,仍在可接受範圍內。但因有供樓壓力,一切就變得吃力,現階段最重要保住飯碗,維持固定收入,開支才可控。

居民張先生習慣以私家車代步,每月入油兩次。他表示,近期油價升幅強勢,因此會選擇到坊間盛傳入油至抵的油站光顧,並使用會員等折扣卡獲取優惠。每次減數十元,相信積少成多,可減省部分支出。另外,外出用膳開支大,一人午餐日花五十至七十元,節假日一家人外出用餐動輒花上千元,遇上特別節日更要加收服務費。由於疫下經濟環境仍不佳,前景未見明朗,居民抗通脹能力有限,唯有“慳得就慳”,減少外出用膳,改到超巿及凍肉店購買食材下廚,估計每月可省數千元。

2021-10-23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1625.html 1 居民:量入為出 慳住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