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之行有感
澳門輕軌行將放“病假”,以更換氹仔線全線的高壓電纜。老伴及其兩個至交決定在輕軌接受“大手術”之前,來個輕軌離島遊。
是日中午,我們乘搭巴士去氹仔,填飽肚子後,便到鄰近的輕軌站候車。不稍片刻,列車駛至。我們登上最前面的車廂。儘管車外景物見慣見熟,我還是挑選一個方便縱眼四顧的座位,希望有意外收穫。
我們中途在機場站下車,進入客運大樓閒逛。是日樓內人流也不多,有點冷清。我們透過巨幅玻璃幕牆遙望,看見一架飛機在遠處降落後,慢慢滑行,最後在停機坪停下。我們隨後在大樓內行了一圈,才重返車站,登上輕軌,在馬會站下車,改乘巴士賦歸。
此行用了兩個多小時,人人得償所願。令我有所啟悟的是,坐在車上的感覺與當年首次乘搭,沒有差別,對內裡潛伏的嚴重危機,一點也察覺不到。它使我又一次明白:外行人畢竟是外行人,知覺有所局限,故眼見不一定為真。一如孔子所說:“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此外,不同人對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感受。就以輕軌為例,有人說,自己平日甚少乘搭,所以不覺得短期,乃至長期停駛,有何不便。但也有人說,假若小城沒有迫切需要,政府也不會在二十年前的施政報告中,已提出要動用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諮詢專業人士和機構,分析顧問的研究報告,大興土木,引入全新集體運輸系統,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詎料此事足足拖了這麼久才成事。故此,誠盼當局能吸取這次教訓,凡事將集體利益放在首位,杜絕拖拖拉拉,甚至不知危機四伏,同時要有時間緊迫感和責任感,早日完成國家和全民所委以的重任。
方 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