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食鯉魚滋補強身
金秋時節,氣候清涼。鯉魚在經歷了春天的產卵,夏季的“休養”之後,已經肥壯起來,正是陸續上市的時節。此時食鯉魚,肉嫩皮滑,肥腴鮮美,故民間有“春鯿秋鯉夏三鯬”的食諺。就是説,秋天食鯉最為滋補。
古代詩人讚譽鯉魚:“眼似眞珠鱗似金,赤鯉騰出如有神。”這是稱讚鯉魚在水中的優美形象。其實,鯉魚除了外形美麗,令人賞心悅目外,亦是滋補美味的營養食療佳餚,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徵。
先從營養價值來說,鯉魚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據分析,每百克鯉魚的肉含蛋白質18.1克、脂肪1.6克、灰份1.2克、糖類0.2克、鈣28毫克、磷174毫克、鐵1.3克,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尼克酸等營養成分。鯉魚肉的化學組成,也與人體肌肉的化學組成接近,所以人吃了鯉魚肉,對其消化吸收率極高,可達96%,故鯉魚是滋補強身的健康食品和佐餐營養佳品。
鯉魚適應性很強,耐寒、耐鹼、耐缺氧,在流水或靜水中均能產卵,產卵場所多在水草叢中,卵黏附於水草上發育。鯉魚是淡水魚類中品種最多、分佈最廣,故盛產於我國大江南北各個水域,近年各地亦已發展人工養殖。鯉魚的品種較多,但以黃河鯉最出名,牠的體態俊美,婀娜多姿,被譽為“中州一絕”。黃河鯉又以開封為最,甘鮮肥嫩,可稱珍品,讀者有機會可一嘗其美味。近年,各地還先後育出許多新品種,如建鯉、豐鯉、三雜交鯉以及廣東的文屷鯉等,都頗受人們歡迎。
鯉魚食法較多,有清蒸、油炸、紅燒、糖醋等多種烹調方法。通常人們食鯉魚,大都喜歡加些薑葱紅燒或清蒸,以增添味道。而用紅豆煲鯉魚則更香濃滋補,最適宜婦女食用;而天氣轉涼時,不妨用瓦盅放入糯米炖鯉魚,再加添一些薑絲、油、酒等入內,則更為滋補好吃。
多吃鯉魚,除了可以滋補強身之外,還具有較高藥用食療功能。據記載,鯉魚性甘溫,無毒,具有和脾養胃、下水氣、利尿消腫、滋陰補陽及安胎、通乳等功效,尤其經常食鯉魚肉,可以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咳嗽氣喘,而對於婦女產後缺乳等症狀,亦同樣有一定的功效。
現將有關藥書記載的數則鯉魚食療治病良方介紹如下:
一、醫肝硬化——用鯉魚一條(約500克),赤小豆50克,先將赤小豆用水煮爛,放入鯉魚繼續煮熟為止。不加油鹽、醋等調味品,每日晨起熱服,可使病人尿量增多,有消腫、消腹水作用。
二、治腳氣腫痛、步行艱難——用鲤魚一條,大蒜頭兩個,赤小豆100克,陳皮5克,生薑50克,加適量水煮熟,喝湯吃魚。
三、醫產後乳汁不通量少、全身虛弱——用約五百克的鯉魚一條,焙乾硏成粉末,飯後用黃酒送服,每次十克,日服兩次。
四、醫咳嗽氣喘——用鯉魚一條,去鱗、除內臟後用水洗乾淨,切成數塊,去刺硏末,加入糯米來煮粥,對治療咳嗽氣喘、水腫等症狀有一定功效。
五、治無名腫毒(無論已潰、未潰)——用鯉魚焙乾燒灰,調醋塗搽,對一些無名腫毒會有療效。
成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