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1年10月24日
第A05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天圓地方”述說貨幣發展史

觀展人士於展場合照

⬅漢初小半兩 · 傳形或許是全球最細小的錢幣,重量不足○點一克。

⬆書畫篆刻界人士昨到場交流

“天圓地方”述說貨幣發展史

【本報消息】疫情緩和,昨又適逢周末,由澳門書法篆刻協會主辦,濠江印社和濠上印學社協辦,現於塔石藝文館舉行的“天圓地方”秦漢半兩錢幣展,迎來不少參觀者,不乏文物收藏人士,共同細賞系列先秦時期出產的古錢幣,每枚皆不同,極具歷史與藝術內涵。

昨日下午三時半,協會會長兼濠江印社社長蕭春源駐場導賞,西泠印社理事、議員陳浩星,澳門錢幣學會理事長趙康池,曹西強、謝志堅、何天成、林子恩、麥理、袁銘、洪珊珊、吳彩霞、何麗嬋、楊美靜、侯敏釗、譚俊傑、劉春紅、陳蔓等書畫篆刻界人士到場,對展覽予以高評價。

呈現古人宇宙觀

蕭春源介紹,是次專題展為協會年度項目,以古代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作為核心,珍貴且難得一見,各以裝框形式展示。原計劃展出一百多件先秦時期半兩錢,但因疫情影響及展場空間所限,只能精選七十餘件半兩錢,以及當時行使半兩錢時檢驗錢標準用的砝碼。

早前開幕原計劃邀請濠江印社名譽社長韓天衡、童衍方、陳茗屋、徐雲叔、孫慰祖、余正,以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教授董珊、收藏家唐存才、黃耀忠等來澳主禮,並為會員講解收藏古錢幣軼事,惜疫情反覆,錯失良機,唯有期待下一次。展場佈置原計劃以穿越古代時空為設計理念,方便觀眾走進秦漢貨幣走廊,同樣因疫情須閉館所致,未能如願。

專題展份量十足

陳浩星觀展後讚賞不已,指由民間組織舉辦如此具份量的專題展,殊不簡單。本澳鮮見此類精品展,可讓參觀者尤其有興趣人士,加深了解當時期的歷史尤其貨幣發展史,啟益良多,畢竟貨幣向來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倘能在每件精品旁加插詳盡解說,可讓觀眾了解更多專業知識,宣傳效益更大。

在收藏及鑑賞古錢幣方面獨具慧眼的趙康池,也讚賞展覽亮點多,精品更多。指秦漢半兩錢很珍貴,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前秦至後漢皆有使用,每枚重量及形狀等皆不同,並由人手鑄造,各有特色與不同的藝術元素。能流傳至今,且數量不少,十分難得。

展覽及出版同主題圖錄獲澳門基金會贊助,場地得到文化局支持。展期至本月三十日。

2021-10-24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1780.html 1 “天圓地方”述說貨幣發展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