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古幣彌足珍貴
“天圓地方”秦漢半兩錢幣展籌備多時,主協辦方努力從多方搜羅大量同期精品亮相,旨為一開公眾眼界。事實上,本澳未曾舉辦過同類型主題展,且同場展出之半兩錢皆屬珍稀品種,枚枚不同,彌足珍貴。
秦幣制影響深遠
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會長兼濠江印社社長蕭春源介紹,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二一年統一全國後,下令統一度量衡,規定以外圓內方的半兩錢為唯一錢幣。這方孔圓錢形制沿用二千多年,足見秦半兩錢式於我國幣制影響是何等深遠。特別是早期的秦半兩,以泥範鑄造,每枚不同,輕重不一,單憑拓片是很難體會其精妙之處。
是次專題展特別通過高清拍攝、精製圖錄,旨讓觀眾全方位感受半兩錢的藝術魅力。細賞其中,可見半兩錢文字高挺、大篆厚重古拙、小篆端正規整,且文字秀麗古雅、千姿百態和奇異多變,不僅值得收藏,更可讓廣大觀眾、尤其年輕學者獲取不少傳統文化知識和歷史學識。
秦半兩具厚重、粗放、奇逸和文字隨意性和鏽色美等特質,得以留存至今,十分難得。晚期的漢四銖半兩,錢文規範,但由於在石質上刻寫錢文,過程中出現缺漏或增減、有意無意導致半兩錢產生許多異品和珍品,當中包括春雨半兩、蛇目、羊角半、星文、紀數、異文、缺筆、凸塊等,可謂多姿多彩,充滿魅力。
最細錢幣尤精緻
值得一提,現場展出全球最袖珍的漢初半兩錢·傳形,直徑僅○點五公分,重量少於○點一克,不過錢文清晰,精緻程度令人驚嘆,是我國貨幣史上空前絕後的妙品,尤為珍貴。
本報記者 許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