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核電站重啟四個月停機
【本報訊】中央社東京廿三日綜合外電報道:日本美濱核電站三號機今年六月重啟運轉,成“三 · 一一”大地震後首座逾四十年仍在運轉的“高齡”機組,但由於無法在期限內完成中央政府要求的“恐襲應變設施”,關西電力公司今天停機。
冬季供電恐吃緊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隨着美濱核電站三號機停機,日本全境運轉中的核電機組只剩下七座,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季,也出現電力供應吃緊的憂慮。
“恐襲應變設施”被稱為“特定重大事故等應變設施”,主要是考量到核電廠一旦遭到恐怖分子攻擊,或是航機從高空墜落等情況,造成核電站重要設備毀損時,核電站必須要有備援用的控制室,及可以冷卻反應爐的電源及抽水機等設備。
“恐襲應變設施”在日本二○一一年發生“三 · 一一”大地震(日本稱東日本大震災)後,被依新規範標準強制核電站設置。
冀明年能再重啟
日本在二○一一年福島核子事故後,規定核能機組原則上只能運轉四十年,但若獲國家審查通過可延役二十年。美濱核電站三號機今年六月通過審查,成為“三 · 一一”後首座逾四十年仍在運轉的“高齡”機組。
不過,從六月重啟運轉以來,僅四個月就被迫停機。美濱核電站將持續進行“恐襲應變設施”建設作業,希望二○二二年十月能重啟運轉。
用來作為替代發電的天然氣與原油價格持續高漲,讓發電成本持續上升。
日本政府廿二日在內閣會議上通過能源基本計劃,將核電定位為“重要的基載電力”;日本核電佔整體發電比率擬從二○一九年度的百分之六,提升到二○三○年度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廿二。
但如果因為來不及建設“恐襲應變設施”,造成核電站機組相繼停機的話,可能將危及日本政府宣示欲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