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日
2021年10月24日
第C08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少一分亡羊補牢 多一分未雨綢繆

《上游思維》 作 者:丹 · 希思(美) 譯 者:尚書 出 版 社:中信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少一分亡羊補牢 多一分未雨綢繆

本書開篇,作者就講述了一則交通警察的案例,從中不難看出,上游思維和下游思維的巨大差異以及兩種思維所產生的不同影響。一位警察在執勤中常常會站在事故高發地段的街角,當司機們看到這位警察在街角執勤的時候,就會比較謹小慎微地駕駛,這樣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而另一位警察則恰恰相反,其總是會躲在街道的拐角處,當司機們粗心大意而違反交通規章的時候,這位警察就會開出一張又一張的罰單。前一位警察以上游思維的作法來遏止違法,貢獻突出,但看不見、摸不着,很難證明其功勞如何。後一位警察用下游思維來打擊違法,貢獻有限,但看得到、摸得着,一疊又一疊的罰單就是最好的證明。

扁鵲三兄弟的故事與交通警察的案例極為相似,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魏文王問扁鵲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侯曰:“可得聞邪?”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閒而名出聞於諸侯。”扁鵲三兄弟可謂各有千秋。大哥治病,在病發之前,剷除病根,防患於未然;二哥治病,在病發之初,對症下藥,除病於萌芽;扁鵲治病,在病入膏肓,妙手回春,力挽於狂瀾。再看三兄弟的醫術和名聲,大哥醫術最高,但名不出於家;二哥醫術次之,但名不出於鄉;扁鵲醫術最下,但名聞於天下諸侯。上游的行動,難以衡量,模棱兩可;下游的行動,易於衡量,清晰明確。

上游下游,相輔相成,既要關注上游行動的重要作用,但更不能忽略下游行動的積極效應,便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審視問題,從而採取適切的行動方案。

本書中,作者總結出上游思維的三大障礙:其一,無視問題,我不覺得這裡有問題;其二,缺乏責任心,這個問題輪不到我來解決;其三,隧道視野,我現在無法處理這個問題。且看,當某些問題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時候,哪怕是一些顯而易見的情況都會被視而不見。當所有人都認為某些問題是自然而然或是無法避免的時候,又有幾人能打破常規,跳出慣性,去反思當前的所作所為呢。因此,“我不覺得這裡有問題”的情況,則看不到問題的存在,根本也談不上問題的解決。

發現問題已是困難重重,而發現了問題由誰來負責又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正所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又何況上游的行動,若是做對了,不痛不癢;若是做錯了,咎由自取。蕭規曹隨,按部就班,又有誰會去管“蕭規”是否合情合理,又有誰會去問“曹隨”是否合時合地。成則無功,敗則有過。就算看清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有多少人選擇了說事不知,問事不管;有多少人選擇了聽之任之,見怪不怪。因此,“這個問題輪不到我來解決”的情況,便使許多有能力有責任解決問題的人和問題擦肩而過。可見,缺的不是發現問題的人,缺的是發現問題又想去解決問題的人。

清楚了問題所在,明確了誰來負責,又會常常陷入隧道視野的局限中而難以自拔,無從下手。雖說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如果總是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模式中徘徊,那麼就出現了“我現在無法處理這個問題”的情況,事實上已經掉進了應接不暇,顧此失彼的惡性循環之中,終歸疲於奔命,一無所獲。

那麼如何擺脫隧道視野的束縛呢?所謂人分親疏遠近,事有輕重緩急。只要下定決心從紛繁複雜的大小事務中釐清頭緒,跳出框架,擴展格局,方能集中精力和時間去開啟上游的行動。

追溯上游根源,方能有的放矢,藥到病除;打開上游思維,方能居安思危,有備無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少一分亡羊補牢,多一分未雨綢繆。

林龍彬

2021-10-24 林龍彬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1927.html 1 少一分亡羊補牢 多一分未雨綢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