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安冰山一角 “三無廈”環境惡劣
委員:加快推動祐漢都更
【本報消息】早前本澳應對疫情需要設立多個防控區,其中列為“紅碼區”的新美安大廈第一期由於衛生環境不理想,被移遷至醫觀酒店隔離。都市更新委員會委員、婦聯總會副理事長鄺玉球認同局方決定,認為能避免因衛生問題而造成防疫漏洞,但同時亦反映本澳舊式樓宇長期欠缺管理和維護,導致大廈環境惡劣,居住質素欠佳,容易構成各種隱患。期望當局在澳門“二五”規劃開展期間,加快推進都市更新工作,改善和整治舊區居民的生活環境,為居民創造宜居生活條件和空間,共建美好家園。
嚴重困擾舊區民生
鄺玉球表示,新美安大廈的情況只是澳門舊式樓宇問題的冰山一角,隨着本澳樓齡超過四十年的舊式唐樓逐漸增加,當中不少樓宇居住與公共空間都相對擠逼,且大部分樓宇都是欠缺管理機關維護和保養的“三無大廈”,經常出現石屎剝落、外牆和電線老化、滲水或漏水等情況,衛生和安全問題多不勝數,嚴重困擾不少舊區居民生活。
簡化維修資助程序
雖然政府多年前已推出《樓宇維修資助計劃》協助解決樓宇欠缺維護和保養等問題,但部分“三無大廈”因業權複雜且以長者居住為多,難以收集到足夠業權進行申請;加上翻新和修復樓齡超過四十年的唐樓,亦只能短暫解決樓宇結構等安全問題,對於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質素,長遠仍需要推動都市更新工作,對舊區進行全面性的整治和活化,才能有效根治,亦能更好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
對此,鄺玉球提出三點建議:一、加快推進都市更新工作。除加快推動“祐漢七幢樓群”項目,建議當局配合總體規劃中各分區功能,同步對更多舊區開展都更前期研究工作,加快都市更新進度;二、加快暫住房屋土地規劃和建設。位於黑沙環P地段置換房已全面施工,建議當局因應未來都市更新工作推進,及早規劃暫住房屋用地和供應量,滿足都更工作需求;三、簡化樓宇維修資助程序擴大受惠範圍。因應《都市建築法律制度》完成修訂,加強業權人對樓宇保養的承擔,建議當局積極與社團合作主動宣講,並協助業主申請各項維修資助,簡化申請程序外建議研究擴大資助範圍,讓居民更關注自身樓宇維修保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