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10月25日
第A09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區域聯防疫情減社會成本

區域聯防疫情減社會成本

本澳新冠疫情緩和,珠海上周放寬免隔離通關,但須持四十八小時核檢陰性證明。全澳非高等教育今日復課,又見莘莘學子上學的畫面,居民皆希望疫情持續穩定,讓經濟和生活逐步復常。

問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反覆。本澳疫情穩定後,內地近期發生新一波“旅遊群集”疫情,已波及十一省區和直轄市,其中首都北京六天發現十五名染疫者,初步感染德爾塔變種病毒。這波疫情傳播快、影響廣,內地正採取封控等措施遏止蔓延。本澳亦即時收緊內地航班入境旅客的限制。

疫情反覆,此起彼伏,稍有差池,經濟陷困,生活亂套。直接影響就是嚴限通關,旅客不至,打擊以旅遊業為支柱的本澳經濟;十萬以上的居民和外僱等“雙城人”,或滯澳有家難歸,或困家有工(學)難返,嚴重影響基本的生活。尤其本月四日一天驚爆三宗“裝修群組”確診個案,同日的復課、寬關全部剎停,結果很多外僱無家可歸,甚至露宿街頭;千計跨境學生及家長入澳後無法返珠。政、企、校及社團花大氣力安置外僱和跨境生。社會資源不單應付疫情,還得處理安置和照護等大量工作,社會折騰,官民皆疲。

粵澳聯防聯控機制,在過去一段時間發揮不錯的效果,尤其疫情首年,從疫霾走出,恢復兩地有序往來。後疫情時期,防疫進入常態化,防控手段應該是有效和成本可控的,本澳是外向型經濟體,嚴限通關卻對經濟和民生成本太大。大灣區一體化、珠澳同城,甚至近期橫琴粵澳深合區的啟動,都推動澳人融入國家尤其廣東的發展,深合區其中目的是便利澳人橫琴生活,因疫“封關”、嚴限通關顯然是背道而馳。

區域防控疫情相信更符合大灣區一體化的發展形勢。現時粵澳聯防聯控似側重訊息互通和協商,宜首先面向珠澳同城、琴澳一體的方向,防控措施有機結合,同步協作,防疫上共進共退共承擔。粵澳兩地防疫指揮系統融合、措施互通、操作協同,珠澳探索更科學與聯動的疫下通關安排,減少防疫上的社會和經濟成本。

夏 耘

2021-10-25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1976.html 1 (新聞小語)區域聯防疫情減社會成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