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認識自己座駕
話說年多前,有鄰居兼昔日同學眼見奧迪代理即將轉變,原代理以特價發售一批Q7大型七座位SUV,同學本來開的是上代寶馬5系(F10),但Q7賣價實在吸引,雖然並非長時間用得着七座位,還是按捺不住先換為快。如是者,同學換了Q7也有大半年,品牌代理權更換了,期間一直相安無事。直至最近Q7的錶板忽然亮起了胎壓不足的警示燈,同學不明所以,立即whatsapp向筆者求救。
胎壓不足的解決方法當然簡單不過,走去附近油站加氣便成。不過同學似乎不太清楚Q7輪胎氣壓的正確磅數,筆者遂提議嘗試在油箱蓋或門邊內壁位置找找原廠提供的數據。可是對方好像還是不太了解,筆者唯在按照Q7配用的輪胎呎碼替他估量。以Q7的巨型SUV去推算,配的最低限度也是19吋合金輪圈及255mm輪胎,因此胎壓最少也會有38psi以上。
同學根據筆者指示替車胎打氣後,錶板的燈號還是沒有熄滅,搞來搞去都不能成事。最後把車開返屋苑給筆者研究。收到車匙後隨意放在奧迪預設在波棍前的車匙匣子裡,然後根據認知進入奧迪的IMM多媒體系統,按設定逐項進入,結果很快把警告解除。之後同學又稱第三排座位的安全帶扣使用後不能回復原本的收藏位置,經審視不過兩秒就返回原狀。
同學還表示,從來不知道波棍前的小匣子是用來安放車匙。哈,這位車主對座駕的熟悉程度確叫筆者大開眼界。相對地,筆者這位車評人竟較他更了解。事後跟一些任職新車代理售後服務員的朋友談起,原來不乏這類車主。買車時要求新車功能必須要多,取車後卻對於功能應用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功能的存在及應用方式,到頭來更跑回代理投訴。
根據筆者的經驗,購買新車取車當日,營業代表都會適當講解功能,不過想更深入了解和認識自己的座駕,強烈建議最好翻閱隨車附送的車主手冊,內裡會詳盡講解各項功能。大家閱讀後自然會更深入認識自己的座駕。
戴年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