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委員倡建新街市提升服務
【本報消息】市諮委梁鴻細指本澳長期面對公眾街市不足,及分佈不均等問題困擾,促政府把握總體規劃契機,盡可能設置社區街市。委員李良汪建議完善法規配套提升街市服務。
新口岸氹仔有需求
梁鴻細認為應按街市服務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的均衡設置,就本澳實際情況來說,新口岸區、氹仔各分區,都有建設新型街市的需求。傳統街市在面臨大型超市及蔬果商店的競爭,有必要優化轉型。傳統街市則應改善環境,予人乾淨、明亮、舒適之感,配備齊全的供排水、空調通風系統和電力設施,以及足夠的停車位及上落貨空間及通道。
李良汪則指,《公共街市管理制度》將於明年元旦正式生效,規範公共街市的管理、監察及處罰制度,包括攤位承租人必須按照租賃合同積極經營等。新制度亦引入競投機制,冀當局盡快公佈有關細則。
關注攤位競投細則
李良汪表示,近日先後接獲居民查詢有意競投街市攤位,希望了解分配程序及評分標準等事宜。然而,有關資訊仍須待相關補充性行政法規出台。另外,未來除透過法律法規、優化硬件等方面提升街市服務,攤位承租人的經營方式及服務意識亦為關鍵。
他建議:一、相關補充性行政法規涉及將來街市攤位的分配程序與評分標準,當局應盡快公佈,並向公眾尤其各相關持份者講解,讓有意競投者可作好準備。二、要完善街市管理及提升服務,除透過法律規範,優化設施設備、擴大攤位面積、保持環境衛生等方面外,未來亦應持續為承租人提供經營方式、服務意識、溝通技巧等相關培訓,提升公共街市的服務水平,促進公共街市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