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發展遲緩宜早斷早療
有本澳社服組織邀請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同業,於線上就早療議題探討跨專業合作和智能訓練運用,冀通過互享經驗,為完善智障幼兒早期療育工作提供更多參考依據。
一向以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兒童早療服務。由跨部門合作成立的兒童綜合評估中心已運作一段日子,為本地區發展障礙兒童提供一站式的綜合評估服務,直接縮短兒童接受評估到完成評估的輪候時間,為有需要兒童帶來福音。畢竟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為關鍵。
專家認為,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很多,多數成因不明,能被發現的原因至今不超過三成。一般而言,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發展遲緩現象並沒有警覺性,大多是入學後與其他孩子相比後出現異常始發現,因而錯失及早療育的良機。倘家長懂得分辨並及早察覺孩子有發展遲緩跡象,隨即介入早療,可使相關發展遲緩現象減輕,長遠更可減少對家庭甚至社會的負擔。
要有效提升家長的識別能力,務必經過專業的引導或培訓。除可向社會加強宣傳相關幼兒發育遲緩問題以引起警惕,早發現早診斷,更可參考團體出版早療老師或專業人士設計的教材套,當局可與民間組織加強合作,全方位帶動更多家長活學活用,掌握更精準的育兒策略與技巧。
目前,全面優化兒童早療服務水平,是當局重中之重的工作。世界各地早療資源同樣短缺。其次,讓孩子進入早療階段後,學前康復訓練也不容忽視。為此,政府必須盡快落實推動短中長期計劃。借他山之石,引進更多鄰近地區成功經驗,有計劃地培育更多專業治療師,壯大團隊,為強化本土早療服務水平奠好基礎。
當局應引進更多先進的硬件設備,優化產前篩檢,並讓早療篩查環節做到更精準、更細緻,再根據孩子狀況作出針對性的跟進。要改善遲緩兒童的狀況難立竿見影,必須堅持。只要早療資源橫向與縱向銜接到位,可為特殊需要兒童與家長給予充足的支援和適切的協助,多方配合,事半功倍。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