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空
田中泓
自從人類有能力將人造衛星送入繞地球的軌道,探測月球及太陽系其他行星的探測器,亦相繼成功執行任務,儘管在這些星體未發現其他生物,但以宇宙之大,存在其他高智商生物的可能性一直沒有被排除。
一九七七年九月五日發射的旅行者1號,現時,它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已經進入太陽系最外層邊界,並即將飛出太陽系。在二○○九年,這飛行器已距離太陽一百六十七億公里。這飛行器特別之處,除了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並首次爲人類提供了上述兩行星的衛星高解像照片,這探測器亦是人類向外太空展示其存在的“信使”。旅行者1號上攜帶了一張銅質磁碟唱片,內容包括用五十五種人類語言錄製的問候語和各類音樂,另外,唱片封套上也包括了一塊高純度的鈾238。由於已知其衰變為釷234的半衰期約為四十四點七億年,捕獲此唱片的外星生命可據此推算出探測器的發射日期。
但是,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早在一九六一年已達成。當年四月十二日莫斯科時間上午九時零七分,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太空發射場起飛,在遠地點為三百○一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一小時四十八分鐘,於上午十時五十五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
之後,人類進入太空的飛行時間愈來愈長,除了在近地軌道,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發射的阿波羅11號,四天後着陸月球表面,這是人類暫時能到達最遠的地方。
為能更清楚看到太空深處,一九九○年發射了哈勃太空望遠鏡(見圖),由於它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因此獲得了地基望遠鏡所沒有的好處:影像不受大氣湍流的擾動、視相度絕佳,且無大氣散射造成的背景光,還能觀測會被臭氧層吸收的紫外線。太空望遠鏡成功彌補了地面觀測的不足,幫助天文學家解决了許多天文學上的基本問題,使得人類對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認識。(中)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