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迎來大結局
央視熱播劇《人世間》,春節期間引發觀眾共鳴和網絡熱議,迎來大結局後,苦了大半輩子的周家人,總算過上了幸福美滿的好日子。而經歷過跌宕起伏後,劇中每個人的命運也相繼塵埃落定。同名小說更是梁曉聲歷時八年創作完成的現實主義作品,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當中小人物切入大時代背景下的親情和愛情的確能引起觀眾共鳴,是很適合一家人一起追看的劇,好的劇作還是離不開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不管是關於苦難、奮鬥、擔當、情感等,都是歷久不變的元素。
劇中談及到的幾大主題各有深意。對於生活:每個家甚至每個人都有難念的經,沒有誰不累,也沒有誰是天生就要扛下所有。關於人脈:我們知道人的價值,決定了自己在別人心裏的位置,周家三個孩子,常被街坊鄰居們比來比去。當你一身泥濘、再怎麼獻殷勤,對別人都是無關緊要的,而當你光芒萬丈時,無需刻意討好,別人也會想盡辦法主動靠過來,看似談人脈,其實就是談人性。關於關係:周秉昆在廠裏上班時,結交了幾位好友,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還把家人介紹給彼此,關係好得跟親兄弟似的。但隨歲月變遷,他們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大家不再相互感同身受,見了面也是話不投機,可見成長速度的落差,認知層次差異太大,再好的感情也只會漸行漸遠。最後關於心態: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挫折。然而,他們沒有悲觀墮落,而是鼓起勇氣繼續前行,看似老掉牙的主題,但卻是大多數人的宿命,真實得讓觀眾信服,同時又帶給人希望。
不少觀眾對於這部劇的評價是“溫馨”“樂觀”,更是提倡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認為好的文藝作品應該是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彰顯生活,用光明驅趕黑暗,讓人看到美好和希望。讓觀眾感受到對過去那個時代的溫度和情感,也能從另一個側面了解中國人的三觀。
文:一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