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引美國恐慌
以報道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例,參議院法案是鼓勵對“一帶一路”計劃作批評性報道的,而美國又直接在這些國家尋求與中國競爭。美國媒體一味批評中國帶路計劃,說什麼債務陷阱,但又同時在這些地區同中國爭生意,叫人如何信服這些報道是沒有政治目的?這肯定大大損害美國是新聞自由燈塔、西方記者必客觀報道的聲譽。
近年來,中國在不少發展中國家及低度發展地區如非洲,從南亞的巴基斯坦,到南美洲的秘魯等國家,建設港口、橋樑和其他公共工程,其足跡所到之處,連發達國家如以色列,也有中國承建的港口及鐵路工程。《美國前景》指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效果,相當於一種“帝國規模的影響力運動”,目標是對準發展中國家和地緣戰略瓶頸地區,堪比美國二戰後重建歐洲、遏制蘇聯的“馬歇爾計劃”。由於美國自身有過“馬歇爾計劃”的成功經驗,戰後大半世紀對歐洲的影響力和成功瓦解蘇聯,對中國於二○一三年起動的“一帶一路”倡議,由衷感到恐懼與威脅。所以拜登一直談論草擬對應中國“一帶一路”項目的投資計劃,“把地盤從中國手中搶回來”,尤其是在美國近鄰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
於是參眾兩院提交一個名為USICA的法案,提出在國家科學基金會中設立新的技術與創新局,設立區域技術中心計劃,制訂戰略;同時在經濟安全、科學、研究、創新、製造及創造就業,建立重要的供應鏈復原力計劃。參議院版本的USICA法案,提出通過美洲發展銀行來籌措這方面的開銷,並引入“有條件措施”,阻止參與國家同一時間向中國借錢搞基建。
(美撥款五億予新聞機關 · 炮製唱衰中國新聞 · 六)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