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8月07日
第A10版:經濟
澳門虛擬圖書館

(一家之言)降疫情“副產品”殺傷力

降疫情“副產品”殺傷力

行政長官周二將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就公眾關注的政府施政工作及社會民生事務等議題回答議員提問。這是今波疫情過後,特首首次列席立法會,相信焦點仍落在防疫工作及疫後復甦部署。不少居民、企業均希望政府可給出實際方向,讓社會有期盼和信心,守住往後日子。

面對今波疫情,有聲音批評政府政策落實不夠果斷,才導致疫情時間被不必要延長,更犧牲了經濟及居民出入自由。總結及汲取經驗,未來在應對疫情上應可盡量“快狠準”,降低社會經濟的損失。

疫襲的一個多月來,本澳經濟活動大幅度停擺,政府全力聚焦於疫情管控,一方面傾盡全力達至“動態清零”,另一方面也要思考救巿良方,以穩住經濟大局,不被疫情一下子拖垮。

雖然“派錢”救巿看似皆大歡喜,“及時雨”效用明顯,可為苟延殘喘的中小企續命。然而,整體效益來得快時去得也快,“銀彈效應”很容易受疫情時長“一鋪清袋”。反映派錢救巿效果短暫,循環作用微,庫房有出無入,根本難以救活整體經濟。

疫下不少經濟活動需延期舉辦或擇日再議,有時更是時機不再,並非停停等等一兩個月便完事,對部分行業後續的影響以及恢復期有多長,值得關注。

以會展為例,不少展會活動因疫情延期,堆疊至年底舉行。由於數量多,不排除有些展會需被逼“讓路”而取消。即使場地足夠應付,但巿場是否有能力消化一下子傾巢而出的展會,也是疑問。若展會項目硬推上馬,花多眼亂,未必取得預期成效。

新冠疫戰持續兩年多,有的埋身硬食,有的擦邊而過,對一眾營商者來說,疫情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疫情“副產品”:封關、停擺。嚴厲限關,旅客絕跡,單靠內需只能“吊鹽水”;城市停擺,對經濟的影響更是核爆式,牽一髮動全身,更待時日復原。未來的抗疫方案,應要對這兩大“副產品”作出應對預案,把對社會經濟的傷害降到最低。

春 耕

2022-08-07 春 耕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07865.html 1 (一家之言)降疫情“副產品”殺傷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