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8月07日
第C06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一個終究未被遺忘的美國建築師

《築業中國》 作 者:郭偉傑 譯 者:盧偉、冷天 出 版 社:文化發展 出版日期:2022年1月

一個終究未被遺忘的美國建築師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九日曾刊載拙文〈追尋墨菲的京華“築”蹟〉,透過筆者閱讀《從廢園到燕園》(唐克揚著)一書,介紹了當時尚未廣為人知的美國建築師亨利 · 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 1877-1954)相關情況,並提議“可專門為墨菲寫一本中文傳記”。該書亦是內地首次正式出版的涉及墨菲之書籍。此前,筆者於〇七年至〇九年期間,先後在內地、香港、台灣及美國的中文報章、雜誌上撰文,積極推介這位當時幾乎已被遺忘的酷愛中國傳統的美國建築師,以期引起各界對其重新認識與關注。

功夫不負有心人。二〇一九年十二月,由南京的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南京歷史文化名人系列叢書”之《亨利 · 墨菲傳》(徐春寧著)面世,其主要內容集中在墨菲在華二十年的業績、成就及影響,特別是對南京的貢獻,成為內地第一本有關墨菲的中文略傳。

而今次要評介的《築業中國》,雖說是一本有關中國近代建築史的專著,讀來卻更像是墨菲(書中譯作“茂飛”)的傳記。該書英文原版名為《Building in China:Henry K. Murphy's “Adaptive Architecture”(1914-1935)》 ,於二〇〇一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同時出版,而其基礎內容則源自於作者一九八九年在康奈爾大學的博士學位論文《Henry K. Murphy:An American architect in China, (1914-1935)》。論文完成後又經作者近十年的不斷推敲雕琢,最終成書正式出版,足見其治學之嚴謹。因此,雖然中文版在英文版出版二十年後面世,但今天讀來“仍顯其研究的前沿性和成果的持恆性”。

全書按“前言:築就妥協”、“跨越太平洋的挑戰:茂飛邂逅中國”、“建立在華的實踐:逐鹿京滬”、“建造校園與辦公大樓:金陵女大、燕京大學、花旗銀行與大來公司”、“建立聲望:合作夥伴、鍥而不捨與收穫讚譽”、“都市再造:孫科、蔣介石的廣州、南京計劃”、“結語:茂飛之遺產”等章節編排,書後附有詳盡的“參考書目”與“索引及中英文名詞對照”。

作者以民國時期的中國為中心,重點介紹了作為中國近代最重要的外國建築師之一的墨菲在華二十年的建築和城市規劃成果,詳細記述了他在設計建造燕京大學、清華大學、金陵女子大學、長沙雅禮大學、南京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等一系列著名建築及校園規劃並出任計劃顧問的具體過程,客觀評價了墨菲的建築遺產和影響力,填補了內地近代建築史的一段空白,使更多人認識並了解這位與中國淵源最深的美國建築師。

墨菲的畢生追求是在保護中國豐富的建築傳統的同時,使用最新的西方技術來設計新建築。他認為:“中國建築理應享有與西方建築相對等之地位,中國建築師更應該從自身文化傳統中汲取靈感,以取代那些覓求西方建築原型與範式之傾向。”他提倡的“中國建築的適應性”和“中國建築的復興”,無論在理論思辨還是在建築實踐中,都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在當時就對呂彥直、莊俊、董大酉、童寯、范文照、楊廷寶等中國第一代建築師產生重大影響,而至今仍是中國建築師需面對並給出答案的課題。

作者現年七十二歲,係海外研究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知名學者及中國建築史與城市化專家,曾任康奈爾大學客座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教師,是建築歷史學家協會和亞洲研究協會會員,現在負責蓋蒂保護研究所的學術研究和教育項目。

本書除原有的註釋外,譯者還增加了中文版專有的註釋內容,以便讀者加深對相關歷史的理解,並對英文版個別錯漏之處作了訂正。此外,譯者還對英文版彩色照片進行了重新拍攝並與原照片並列展示,使讀者對相關建築的現狀一目了然。

唯本書亦有一處瑕疵:封面上半部採用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圖樣為墨菲在華主要競爭對手何士設計,並非墨菲作品,日後再版重印時應予更正。

司徒一凡

2022-08-07 司徒一凡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07981.html 1 一個終究未被遺忘的美國建築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