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融合助推新產業發展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本澳經濟結構單一、客源單一的後遺症表露無遺。早在回歸初期,社會已提出要推動經濟適度多元,但何謂“多元”、哪些是選準的新經濟點,多年來莫衷一是,工作進度像霧像雨又像花。
現屆政府提出的第二個五年規劃,以及國家訂定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明確以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為四大類新產業,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有了新方向、新舞台。行政長官賀一誠昨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尤其點出集成電路產業是本澳四大產業之一的主要項目。欣慰見到本澳高等院校積極參與研發,近兩年共有二百五十多名學生報讀微電子、集成電路、半導體相關課程,其中本地學生佔多數。本澳不少研究科目具先進性,吸引內地方面關注,相信未來有更大發展空間。
長期以來,礙於空間、思維受限,加上博彩業高速發展,澳門發展新興產業往往有心無力,認為只能依靠博企等實力企業縱向橫向多元,“以龍頭帶動龍身”。但過去的經驗告知,這種模式效果不彰,有些狀況時移世易。及至“橫琴方案”,澳門多元之路有了新空間、新方向。過去幾年,本澳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不少資源,逐步打好基礎,在創新科技的人才培養工作上有所部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措施》日前正式發佈,從支持企業發展、人才引進、平台建設、粵澳協同創新等四個方面,提出具體扶持措施,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措施考慮較為全面,對企業的扶持亦較大,能為中小型的初創企業提供發展空間和幫助。
目前琴澳正處磨合期,若今年底落實“放開一線、管住二線”,在疫下能免隔離通關,有助兩地人員通勤、貨物及資金流動,琴澳真正融合。社會亦要將目光放遠,推動更多人才投入深合區以至大灣區,練就本領;帶動發展新的產業鏈,讓本地企業能夠參與,裡外兼修,真正促進產業多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