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盡複雜人性
——談《伊朗式英雄》
《伊朗式英雄》爐火純青,再次證明法哈迪是目前伊朗最優秀的導演之一,一掃前作《人盡皆知》的悶氣。
法哈迪的“伊朗式三部曲”,對道德界線的模糊、人性的複雜有發人深省的描繪。榮獲康城影展評判團大獎的《伊朗式英雄》亦然,從一個因債務入獄的囚犯開始,他假釋回家,女友拾到內有金幣的手袋,兩人嘗試賣金不成,唯有尋找失主歸還,結果成為社會好人,受到讚揚,但發展下去,社會漸漸作出質疑。
事件前因簡單,但漸漸複雜化,折射出人性的不同觀點,對錯難分。法哈迪對猜疑人性有深入的觀察,主角想把金幣據為己有,到最後被指好人榜樣,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即使債主初看似奸角,一直逼主角還錢,但他亦有苦衷,其指責也有道理。
後半段,情勢所逼而難以做好人,主角找不到金幣主人作證,為找工作而被逼大講謊話,女友也協助欺騙;監獄委員會為保聲譽阻止社會得知真相;負責審查的情報人員,看似諸多刁難,卻是職責所在。影片真切呈現複雜多變的社會、人性與人情,好事與壞事、好人與壞人,一言難盡,情懷無奈唏噓。
劇本亦輻射不同領域,訊息豐富。小囚犯責罵主角在媒體上只講監獄好話,不提逼死人的惡行;金幣主人有着被丈夫壓逼的悲劇命運;結尾的待救婦人,急需金錢救丈夫免入獄;這些精細小節,交織着更現實的伊朗社會,一針見血。
法哈迪落筆精準真實,道盡好人難做、人言可畏,充滿諷刺筆觸。主角最後不再倚靠他人,返回監獄,盡現真性情。整體鏡頭平實樸素,把扎實故事表現得引人入勝,而且首尾呼應。影片首個鏡頭從監獄外影主角假釋走出來,最後一鏡從監獄內拍攝主角返回,一出一入之間是主角的人生高低,經歷社會洗禮後返回原狀,寓意人生最終回到起點,語重心長。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