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突破交通困局
疫情影響,新一期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公開諮詢延期一個月至下周一。規劃期由二○二一至三○年的交通運輸政策尚未出台已“消失”近兩年,到正式出台時,能否真正做到前瞻貼地、有序落實,還是老調重彈、頭痛醫頭?
回顧過去十年的首份交通運輸政策,核心是“公交優先”。巴士路線由六十一條增至八十五條,日均客流由三十七萬多大增至六十二萬多人次。“輕軌為主,巴士為輔”的目標下,輕軌氹仔線終於在一九年底通車,但客況凋零,看不到“主”在哪裡。
控車方面,機動車年增長率低於百分之三,較政策實施前的年增長率約百分之五,減少增長八萬輛機動車。看似亮麗,但機動車總數由十九萬六千輛增至二十四萬四千輛,車輛總數與泊車位幾乎等比,但忽略位置分佈下,居民長期詬病的泊車難問題未解決。
新一期交通運輸政策諮詢文本續提出“公交優先”原則,政府相信隨着輕軌氹仔線接駁到媽閣站、橫琴線及石排灣線通車,以及多年後東線開通延伸至關閘,輕軌成網成環,最終可達到“輕軌為主,巴士為輔”。
但限米煮限飯,道路增長速度不及機動車和出行需求的增長,本澳主幹道在高峰時段基本飽和,部分道路擠塞嚴重。當局期望打造立體交通,保障路網整體高效運轉。但交通基建需時,期間亦會壓縮現有道路使用空間,並衍生掘路、塞車、噪音等問題。
遠水未能救近火,輕軌尚未連成網絡,短期內仍靠巴士承擔重任,故仍須通過路線調整、完善站點分佈、靈活調度班次等提升巴士服務質量。尤其作為旅遊城市,旅客對公交的需求不容忽視,做好預測並適時調整預案。
面對軌道交通在短期內未能發揮作用,加快及完善步行網的建設不可或缺,在步行系統的設計上要“以人為本”,增設斜行斑馬線、完善交通燈及斑馬線設置等是基本,達到“倡步行”的目標。
嚴格控車的同時,加大推廣使用電動車,降低充電費,並應加大停車場泊車優惠,扭轉居民“車到門口”的習慣,落實泊車路外化,多管齊下,讓路公交出行,逐步改善交通困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