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險振經濟宜雙管齊下
政府公佈醫學觀察酒店一名閉環管理的員工染疫,雖然沒有外溢社區,卻反映警訊時刻高懸,較高風險環境下的防疫措施絕不能鬆懈。同理亦見於當局的“舉辦或參加餐飲聚會活動”新版指引,對於不能佩戴口罩的餐飲活動,沒有因防疫常態化而減辣,反而訂得仔細、嚴謹,鞏固防疫,卻難免苦了業界。
疫下酒樓承接餐飲聚會的規模、頻密程度均大為縮減,更甚是疫情突襲,飯局取消,酒樓食肆因檔期泡湯,食材損失慘重。現時疫情緩和,大眾尚需時間完全恢復堂食的信心,疊加消費力減弱,外出用膳減少,餐飲業復元速度不如預期。
中秋、國慶等社團聚餐檔期將至,但根據新指引,政府部門或受政府資助的機構或團體,非必要不聚餐,若要辦則控制廿人之內。不受政府資助的團體機構的餐聚活動,規模放寬至三百人之內,但同時要求接種疫苗或核酸檢測;即使寬關核檢七日有效,之前無打針的,要出示四十八小時核檢有效證明,一切以防疫為重。指引雖然非“一刀切”,市場解讀與“變相禁止”無異。
回顧今年初周邊疫情反覆,當局曾發指引要求部門領導主管,應盡量避免召集或參加各類餐飲聚會活動。到如今,官辦聚餐可免則免,一為防疫,二為節儉,可以理解。但本地社團多受政府資助或受委託承辦服務,現也受制上述指引,兩圍酒席也犯忌,社團難做,餐飲難撈。
新指引對於婚宴等私人餐飲聚會的人員數目限制稍寬鬆。但上限二百九十九人,話少唔少,話多唔多,加上嚴謹的核檢要求,主人家左右做人難,料大排筵席更加慎重。
受此影響,至少未來一兩個月,澳門大規模的餐飲聚會料會縮減,擅長做宴會的場所備受影響。過去追求規模、硬件高大上的宴會場所,承受的經營風險更大。
要保持餐飲市場活力,既要有力的防範措施,亦要有振興舉措,推動各方走下去。“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各方都應吃透。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