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斷的漢字淵源
最近急着趕論文,我經常加班熬夜。腦海裏想起了一句詩:“窗外三更雨,燈前萬里心。”然後啞然一笑,這不就是我給學生們介紹過的古代朝鮮時期的著名詩人崔致遠的詩句——《秋夜雨中》嗎?
崔致遠出生於朝鮮半島的新羅時期,年僅十二歲就來到唐朝的長安留學,作為海外遊子在中國一住就是十六年。雖然結交了不少朋友,但也難免會懷念故土家人,尤其是在半夜苦讀詩書,又遇到淒風苦雨之時,不由觸景生情,哀歎周圍沒有親友同胞,自然有了孤獨煩悶的心思。就如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一樣,漂泊在外的學子生活還是很艱辛的。崔致遠作為新羅的留學生來到長安學習,他們與本地中國學生一樣要接受很多考試,其中旬考是每十天考一次,須背誦一千字、講解兩千字;歲考是口問大義十條,通八條為上等,六條為中等,五條以下為下等,即不及格。如果歲考三次都是下等,必須重修,再不及格,便勒令退學;而畢業考則由博士出題,校長(祭酒)監考,題目則模擬科舉,學習壓力不可謂不大。這一點倒是和我現在在韓國拼命寫論文的狀況相差無幾,所以會情不自禁想起他的詩句,想到這裏不禁感歎,語言和文字真的是人類之間交流最重要的紐帶啊。
古時韓國的王室、兩班貴族、書生學者都精通漢字,所以流傳下來不少珍貴的由漢字書寫的歷史文獻。韓國很多名勝古跡也都是漢字書寫的,在那個時代,中國和朝鮮半島之間的文化交流,除了地理因素的阻隔,其他方面基本都是無障礙的,所以,我們很難想像曾經在上千年的時間裏,朝鮮半島和中國之間的人文交流,居然都是無語言文字障礙的,孔子的學說、孟子的言論、儒家的經典、李杜的詩詞、諸葛亮的《出師表》……都是師出同門,一脈相承,大家都眾口稱頌。可以說漢字本來就是韓國歷史和文化中難以剝離的成分。可是,從近百年開始,韓國陸續幾次開始廢除漢字,提倡“韓文專用”,這導致了一兩代韓國人無法閱讀自己國家的歷史古籍,在實際生活中也有太多不便,但在韓國還是有不少老年人對漢字漢詩情有獨鍾,視為珍寶。例如在韓國漢詩協會舉辦的漢詩大會,每次都有幾百人從全國各地趕來,參與創作漢詩,在他們看來,漢字、漢詩和儒家文化都是從中國傳來的瑰寶,如果現在的年輕人不去學習,遺失了就太可惜了!
今年年初,尹錫悅在競選總統的時候,特別掛了用漢字書寫的條幅“必死則生,必生則死”來表明心志,而這話顯然來源於中國的兵法大家《吳子 · 治兵》中的“必死則生,幸生則死”,意思就是抱有決死心態作戰,反而會有生機;抱有僥倖求生心態,則會必死無疑。由此可見,漢字和中國文化與韓國的歷史淵源有多麼的深遠,哪裏是說剪斷就能剪斷的?
王 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