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
記憶中的童年真奇妙,當中不乏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經歷。時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記得當年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奇事。
歲月悠悠,思緒自由,惟心不老。穿越時空,回到半個多世紀前的“五 · 七”幹校。當年那裡有種植水稻,自然養了不少水牛,承接原農業學院的家底,也養了許多漂亮的花奶牛。牛群圈養在農機廠的大牛棚內,那是一座在童年心目中無比高大的房子。在不用上學的日子裡,能跟着大人去放牛,對我來說可謂是美事一樁。
那年的夏天一個清晨,我起了個早,吃過早飯,一蹦一跳來到何玉玲阿姨的家,隨她往牛棚,趕一群水牛浩浩蕩蕩去黃猄壩放牧,當時的開心勁就甭提了。
壩上,綠草如茵,一頭頭水牛俯首啃草,空氣中散發着青草的氣息,小鳥啼鳴,流水潺潺,清風陣陣……好一曲田園牧歌。雖說當年沒能拍下畫面,但這一幕,早已在童年的心中化作永恆。
農活中,放牛可說是一項輕鬆工作,一般屬老弱婦孺之優差。牛通人性,鮮有踩踏莊稼,偷啃作物之舉。我們找了個樹蔭乘涼,邊看着牛群邊聊天。何阿姨是我班同學的母親,人和藹又熱心,她給我傳授放牛經驗,分析牛的脾氣。她特別提到一頭甚有個性的大公牛“崩鼻牯”,因脾氣暴且好鬥,把鼻子也拽崩了。個別血氣方剛的大公牛,因為好鬥而被去了勢,成了“太監”,倒也老實服貼起來,且長膘,可雄風不再也。
夕陽西沉,騎牛牧歸,這亦是開心時刻。何阿姨抱我騎上一頭溫順水牛的背後,再三囑咐我要緊抓着牛背的長毛。牛群一頭接一頭,慢悠悠地往回走。騎在上下跌宕、匍伏前行的“大牛”背上,我心中的那份滿足感堪比今日駕駛着真正的“大牛”。
忽然,不知受到什麼驚嚇,牛群狂奔起來。上下顛簸的牛背,非我一小屁孩能把持,一番掙扎,終被甩下牛背,背貼地、臉朝天,心想這下可完了、完了,不被牛踩死也得被踏個殘廢!我清楚記得,一頭又一頭水牛從我身上躍過。然而,牛群過後,奇蹟竟然出現了,我居然毫髮無損!只是因為受驚,嚇得面如土色。這下可把何阿姨嚇壞了,她飛奔過來扶起我,見無受傷,才長長地出了口氣。
經此一役,我篤信萬物總是有靈的。我屬牛,牛哥總會給點面子吧,感恩當年蹄下留情!吾當發奮努力,勤奮上進,不畏艱難,發揚牛的拓荒精神,為社會多作貢獻。
前塵似夢,歲月如歌。幹校的童年,鑄就了我們這一代堅韌不拔、一往無前的時代魂,終身受益,我不時夢迴故地。此刻,思緒聯翩,千言萬語,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脫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