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政協澳委:共建灣區“金橋樑”
【本報記者廣州十六日電】廣東省政協澳門委員近日在廣東數字政協平台“委員會客室”欄目中,與網友圍繞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的“金橋樑”作用、如何更好發揮港澳政協委員“雙重積極作用”等話題展開探討。澳門委員表示,將帶頭投身灣區建設,大灣區一定會越來越好。
二○二一年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業增加值超一億五千萬元,較二○一八年增長近三成半;橫琴、前海、南沙等三大粵港澳合作平台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近年來,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不斷加深,金融改革亮點頻出,大灣區主要金融中心的國際影響力得到提升。省政協委員、澳門東望洋集團董事長甄瑞權,近日與網友共同探討如何發揮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的“金橋樑”作用,持續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
甄瑞權表示,建設大灣區,離開不開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暢通流動,隨着灣區建設發展,國家不斷出台新政策突破發展瓶頸。在金融方面,澳門居民在灣區城市購買物業可在境外銀行按揭貸款,在灣區營商的企業,也可在港澳金融機構融資。
新政策突破瓶頸
他認為,建設大灣區,給港澳青年創業提供了一個良機。但要知道,創業不能單憑一股熱情和衝勁,需要許多主、客觀條件和諸多因素配合,以及個人的知識面、經歷及特長等。走進灣區既可以創業,又可以就業,創業前先去一些有規模的公司工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近年來,省政協港澳委員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凝聚“向心力”,搭建“發展橋”,真正做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在大灣區建設高質推進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發揮港澳政協委員“雙重積極作用”,助力大灣區建設。
省政協委員、梅州華獅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勤力表示,港澳委員要精準定位大灣區建設的着力點,凝聚各地社會共識,突破政策體制障礙,實現協同發展,發揮港澳政協委員“雙重積極作用”,既堅守“一國”之本,又善用“兩制”之利,推動港澳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新時代改革開放事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