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裝置藝術衝出澳門
以“地球太空船”為主題的二○二二亞洲數碼藝術展,現於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行,由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邱志傑、實驗藝術學院教師陳抱陽傾力打造,延續以沉浸式體驗、動態交互為主呈現的藝術跨界展,旨在為數碼藝術領域煥發出新的活力。值得欣喜是,澳門團隊作品《愛亮光》於全球一千多份世界級作品中突圍而出,為澳爭光。
十多國近百藝術家
時至今日,該展覽已舉辦至第四屆,吸引來自中國、希臘、澳大利亞、意大利、俄羅斯、韓國、德國等十三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及藝術團隊近千件作品,參與展前遴選,業界反應熱烈。展覽由四個主題展廳組成,分別為宇宙太空、地球生態、社會科學和智慧裝置。參展的藝術作品共計四十餘件,分別來自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八十多位藝術家,各具實力,展期至十一月中。
整體而言,藝術家們擅於將生態藝術與數碼融合,用數碼科技引發觀眾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加深刻思考的同時,也帶給觀眾腦洞大開的科技與藝術的幻想。展出的數碼藝術作品以AR、VR、生態藝術、人工智慧、科技裝置、CG技術等數碼藝術手段作為媒介,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及觀眾進行了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交流”。開展當天,策展人邱志傑作展覽導覽,深度解讀這場數碼藝術作品與藝術家和觀眾的“對話”。
脫穎而出的作品《愛亮光》,出自澳門團隊之手,可喜可賀。團隊成員包括策劃人梁劍丹,藝術家郭家駿,技術支援高冠齊(Rui Coimbra)及藝術經理人徐冰等,共同完成此參展項目。梁劍丹表示,亞洲數碼藝術展是我國首屈一指的藝術展覽,自二○一九年首屆展覽舉辦以來,已吸引近二十萬人次、網上點擊觀賞更達到一億六千萬人次瀏覽量,成為亞洲舉足輕重的藝術展。今年主題定為“地球太空船”,各國及地區參展情況更踴躍,顯見國際間的受重視程度。
焦慮徬徨反思疫情
梁劍丹說,其一向關心本澳藝術家發展,在一次組織美術領域優秀人士座談會中,了解到美術領域發展現況及需求,本澳從來都不缺優秀藝術作品,也具一定水平,故萌生念頭參加今屆亞洲數碼藝術展。當前仍受疫情所影響,藝術工作者往往感到焦慮、徬徨,但這次作品又因疫情而生,畢竟可為創作者帶來反思,從中找到機遇。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廿五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特別關心關愛青年人,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澳門的藝術策劃者、藝術教育工作者,應當讓大灣區藝術青年更清晰自己的定位,讓藝術青年用藝術來描劃精彩人生。新一代澳門藝術青年,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堅定理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用實質行動服務社會,敢於承擔、敢於創造,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靈感源自醫觀隔離
綜觀作品《愛亮光》,以作者在醫學觀察酒店隔離時的床作為主體,上面放着一盞酒店的檯燈、旁邊放上作者最喜歡的零食,同時模擬醫學觀察期間的生活情景。上面裝設投影機、投影在展覽館上方的床單上,讓外面的環境與室內裝置產生互動,一同思考外在空間與內在空間及環境與心靈之間的微妙關係。
“九○後”藝術家郭家駿坦言,非常榮幸其作品能與世界級數碼藝術大師Fabian Oefner(瑞士)、Theo Triantafyllidis(雅典)、Charles Sanity(美國)等一同展出,並成為第一位澳門藝術家參與亞洲數碼藝術展。他感謝在團員們的共同努力與支援下,完成此作品,透過數碼藝術展示出澳門人在疫情下,共同經歷的感受。
近三年來,大家在疫情下生活及工作都不容易,澳門藝術家能有機會入選本次展覽,如像低谷中見到曙光,深受鼓舞。郭家駿藉此感謝其學生及家長們的大力支持,並稱藝術家除了要有深度的概念、堅定的信心外,更需要多方面的支援。平日與學生們的交流、互相啟發、再去實踐,這些想法都放在這次的參展作品中,他希望廣大觀眾細心欣賞與體會。過去三年間,他與學生在大灣區舉辦三次現代藝術展,廣獲好評。
藝術的魅力與溫度
整個過程中,除了時間的重新調配,資金及人力資源以至採購創作物資等方方面面,都是難得的學習經歷,缺一不可。整個澳門團隊在溝通、預備,尤其在現場完成整個組裝,都需要一定的默契。相比較其他藝術家團隊,澳門隊的規模相對單薄,但可幸團隊所發揮出來的力量,玉成的作品,除具藝術魅力之外,也具有一定的溫度,應用技術也相對穩定,這對於一個長期展覽的裝置數碼藝術作品而言,至為重要。多年來,郭家駿感謝啟蒙老師、著名藝術家黎鷹長期指導,感謝其奶奶、資深美術教師郭滿基等一直以來的扶持和關懷,助其對藝術的熱情和追求不斷提升。
亞洲數碼藝術展出品人王鵬評價稱,澳門作為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地,是亞洲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鑒、文化創作方面,澳門具有獨特優勢,潛力巨大。他很高興郭家駿憑《愛亮光》從全球一千個頂尖藝術家作品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亞洲數碼藝術展。展望未來,亞洲數碼藝術展將持續發揮平台作用,搭建起灣區青年與祖國溝通的橋樑,更有效協助澳門青年在數碼時代綻放光彩,推動灣區文化建設更上一層樓。
文、圖:寶 尼(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