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自己的學校就是名校
事物在不斷的變化發展,“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在高手如林的環境中,實力不相匹配是痛苦的,既要承擔落伍和挫敗的打擊,又要承受父母的期待形成的壓力。壓力大到一定程度,就變成阻力。有些學生自暴自棄,有些學生一落千丈,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能適應相應的環境。好的環境加持並不代表成功的標誌,即使項羽有“一諾千金”的季布、“楚國第一劍客”項莊、忠心耿耿的鍾離昧的輔佐,但最終卻自刎烏江,歸其原因離不開自身用人不信,目光短淺。如果學生沒有足够的實力、强大的內心與堅定的目標,那麼“名校”會是一把利刃,隨時會刺向你的軟肋處,叫你痛不欲生。
名校並非是保險。有些名校不擇生源,導致採取的教學制度可能出現極端,將優生與差生分開,把好的資源用在培養優生上,把差生當成搖錢樹,這樣,你還認為名校就一定比普通學校更有出息嗎?
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的。最後,我想說,利於我們成長進步的不一定是名校,但一定是適合我們自己的學校。
何碧善 濠江 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