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10月10日
第C09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協助孩子改善拖延習慣

協助孩子改善拖延習慣

一項向全國一百九十九所高校的大學生開展的調查結果顯示,有百分之九十七的大學生認為個人有或偶有拖延症。上述調查結果,引起筆者反思家庭教育與孩子拖延習慣的關係。

不知各位家長有沒有類似的經歷?早上叫孩子起床,孩子總是賴床不起;讓孩子刷牙,孩子就拖拖拉拉,導致吃早餐、換校服和返學校的時間非常緊張。晚上,孩子吃飯時總是不停說話,過程中更以各種原因離開座位;讓孩子洗澡,孩子以“洗澡但不洗頭髮”討價還價,又或花費大量時間挑選衣服,遲遲未去洗澡。總之,家長要求孩子做的每件事,孩子都有各種理由不立即執行。面對上述情況,無論家長怎樣催促,孩子仍然不為所動,家長唯有對孩子作出威脅,甚至歇斯底里地咆哮,迫使孩子遵從。

筆者相信,家長普遍知道權威式管教並非理想的方式,可以的話都不想採用,然而,孩子的不配合,很容易激發家長高漲的情緒,繼而以高壓的方式迫使孩子就範。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或許在家長的威迫之下,他們會勉強地遵從;當孩子不認同所執行的是他們當時該做的事情,叛逆的情緒便會產生;尤其是青少年階段的孩子,他們更有可能會對立反抗。有心理學家研究拖延的議題,發現人們拖延是因為對於其不想面對的事情,總是伴隨着如不喜歡、無聊、不良經驗、挫折、焦慮、不安等感受或情緒。試問在孩子的負面感受和情緒未得到處理之前,他們怎會有做事的熱情和幹勁?當家長長時間以高壓管控方式對待孩子,致使孩子長時間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處事,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少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逐漸失去主見。

當代教育現象學重要代表馬克斯 · 范梅南教授提出:“對生活保持關注,從生活中的體驗開始,回到事物的本質。”無論家長採用操縱、克制、尊重,還是循循善誘的方式教育孩子,家長本質上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至於怎樣做才是對孩子好或有效的方法,不同年齡、性格、資質、際遇的孩子,他們對於不同教育方式所產生的反應都有所不同,所以,沒有一套必然有效的方法。不過,家長持續的反省十分重要,反省能夠協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獨特性,從而在實際生活中作出個別化的輔助和教育,以及累積教育孩子的智慧。

對於改善孩子的拖延習慣,筆者歸納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議:

一、了解困難:家長可從孩子的角度了解他們的體驗和困難,以關心的態度與孩子一同尋找成長的出路。例如: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為甚麼想逃避或延遲做事,是因為想圓滿地完成,但距離圓滿還有多遠?對自己可完成有關事項缺乏信心?還是被周圍的事物影響而沒有辦法專心做事?當家長知道問題所在,才有可能協助孩子對症下藥,尋求解決方法。

二、適切互動:在生活之中,家長應避免以關心孩子的名義,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事事操控孩子。家長宜為孩子保留屬於他們的空間,因應他們的需要,適時在場或撤離。此外,家長應提高孩子受到傷害的敏感度,留意孩子脆弱之處,善用說話和行動喚醒孩子的能力和情感,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獨特之處,使孩子認可需執行的事情與其個人的關係,孩子才會樂意和自主地完成任務。

三、做好榜樣:家長應檢視自己和配偶在生活之中有否拖延的習慣,例如:鬧鐘響時有否馬上起床?有否提前準備出門所需的東西?有否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緊急程度,安排事情的優先順序?當家長通過身體力行,向孩子展現積極面對生活的景象,孩子跟隨學習的機會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情況下,家長要求孩子做的事或為孩子訂定的目標,是家長的目標,而不是孩子認可屬於其個人的目標。筆者理解家長為孩子訂定目標,是想為孩子指引方向,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然而,當孩子長時間根據家長訂定的目標來生活和學習時,孩子未必意識到所做的事情與自己的關係和意義,因而欠缺積極性,或只是機械式地完成任務。因此,協助孩子改善拖延習慣的前提,是把“為孩子訂定目標”變成“讓孩子訂定目標”,這裡的意思不是叫家長只聽孩子的聲音,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過程中因應孩子的能力評估目標的可行性,給予意見和輔助,讓孩子透過主導參與,從而感受這是他個人的目標,有助激發其落實執行的行動力。

黃燕玲

2022-10-10 黃燕玲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20219.html 1 協助孩子改善拖延習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