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創新路 教育獻新猷
——勞校中學科技創新教育發展十年回顧(二○一二——二○二二)
自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的方方面面都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特別是教育事業,更取得空前巨大的進步。
基礎教育,對澳門而言可以理解為中小幼三個教育組成部分,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迅速改變的重要時期,是獲取知識,增長才幹,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階段。伴隨社會的急速發展,尤其近十年,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元宇宙等新理論知識和新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緊貼時代步伐,開展創新教育,培育新時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正是對澳門、對勞校提出的重要機遇和挑戰。
設綜合課科技學社
為順應國際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勞校已於早年改變過去使用市面上流通的科學教材進行授課的模式,開設綜合科學課及設計與科技綜合應用課,由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電腦、美術科教師聯合教學,並且不以教授理論知識為主要目標,取而代之的是引導學生就某些科學主題進行完整的自主探究:發現問題、確立主題、背景綜述、研究設計、實踐計劃、收集數據、歸納總結、小組反思等,一改以往只按實驗步驟“依書直做”的驗證式實驗模式,成果顯著。二○一四年,勞校成立科技學社,並逐步完善科技創新、科普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創新與實踐、微電影拍攝及製作、網頁及動漫畫創作、信息學奧林匹克、人工智能、智慧校園、機械人等內容的教學與活動,其後更成為本澳首間把數學建模和人工智能列為高中正規課程的學校,同時實現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普強時代珠海橫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培育AI專才。二○一五年率先構建STEAM課程框架,成為全澳最先將STEAM教育納入常規課堂教育體系的學校,並成為本澳首間加入粵港澳STEM教育聯盟的學校。為持續發展具本澳及校本特色的STEAM教育、創新教育課程,特成立“勞校STEAM教育委員會”及“勞校創新教育委員會”,統籌和協調相關課程、比賽及活動、教學與研究等工作。以基礎目標為本,擴闊學生知識面,激發創意創新潛能,提升科技教育質素,培育多元化人才,是勞校堅定不移的發展方向。
獲國內外科創殊榮
十年來,勞校對科技教育的執着和堅持,得到社會的充分肯定和豐盛的回報:先獲得國際創新名校、全國創新名校、全國十佳創新名校、全國創新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創新發明特色學校、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示範基地、STEM教育實驗學校等殊榮。
二○二○年第三十四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勞校更榮獲“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及全澳首間“創新之星學校”。
十年回眸,倍感欣慰。勞校學子足跡遍佈國內外,碩果纍纍:二○二一、二○二二連續兩年勇奪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獎,並兩次創造出澳門參與此項賽事的最佳成績;自二○一七年起,每年都在IMMC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中榮獲特等獎、特等入圍獎等多個獎項;二○一九年第五屆全國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獲一等獎及科技學堂專項獎;二○二一年全港人工智能編程比賽(AICC)獲銀獎,為是次澳門唯一獲獎的參賽隊伍;多年來均代表澳門參加世界三大發明展(瑞士日內瓦、德國紐倫堡、美國匹茲堡)並屢獲殊榮;二○一六年,兩個學生發明團隊獲特區政府頒授功績獎狀;二○二一年,榮獲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奬中學組金奬;二○二二年八月,勞校學生研發的作品在美國國際STEM博覽會上嶄露頭角,還一舉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二○二二年十月,剛入讀北京清華大學的校友在清華大學學生科創賽勇奪總冠軍……單以二一/二二學年計算,勞校共組織學生參加國際、全國、全澳三十七項科創賽事,共有一百八十六人次取得不同的成績,當中就包括七十四人次在十八項國際賽事中獲得:特別大獎十五個、金獎二十個、銀獎四個、銅獎二個、優秀指導老師獎四十二個……科技教育卓有成效,科技創新人才輩出。
創新教育離不開師生的潛心鑽研,同時要走出校園,與時俱進,學以致用。勞校積極與內地和新加坡的不同學校在行政管理、辦學經驗、教師專業培訓、科研科普、師生交流等多方面加強合作,讓師生親身體驗不同地區的教育發展和現況,加深對國家歷史和文化的認識,了解國家和澳門不可分割的關係,培養愛國愛澳情懷。勞校讓教師通過觀摩教學、聯誼交流、學習研討等方式,增進彼此了解和友誼,分享資源,協同創新,合力提升教育質量。
澳門是一座國際化都會,澳門的未來在於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國家發展大計,這個過程都需要依靠人才、依靠創新。通過創新教育促進教育總體發展,為澳門的未來培養創新型、建設性人才,推動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促進社會的繁榮和穩定,是澳門教育未來的目標,也是勞校為國家應盡的義務。(小題為編者所加)
勞校中學校長 鄭杰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