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挑戰與功課底線
上一期我們談了友人孩子升讀小一的一些問題和挑戰,今期來談談升讀初一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小六學生升上初一,大家(包括學生自身)常有的錯覺是:他們已是中學生了,所以成熟和自主也是“理所當然”的了。然而,小學生們也只是經歷了一、兩個月的暑假而已,倘若在悠長的暑假中沒有成年人跟他們作升中的預備(無論是心理上或是學習上),那麼升中的適應、成熟和自主,又從何而來呢?
在最近的一次聚會中,家長們也談到孩子一些升中後的事情。A家長說,她的孩子看來比起小學階段更樂意上學,然後課業也不像小學那樣忙,孩子多了一些“自由”的時間。筆者也不是刻意潑家長的冷水,但還是想提醒家長,千萬別用小學學習的模式來思考中學的學習。一般來說,中學每天的功課量或不如小學般多和固定,但是預習和溫習卻幾乎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換句話說,學生“抄寫”形式的功課是少了,但不等於功課量少了,因為“做”的形式改變了。所以建議家長千萬不能單以量來算,或許用孩子投入的時間來計算較為準確,即是每天一共用了多少時間來預習、溫習和做實際的功課。雖然A家長的孩子較小學更積極上學,但其很明顯地呈現出對中學學習方法的不了解和不適應。結果,孩子在第一次的英文默書中遭遇“滑鐵盧”。筆者跟A家長說,幸好這才剛開學,只要跟孩子說明,並教導他學習的方法和步驟,這樣應會有所改善的。然而,筆者必須呼籲教師們多行一步,畢竟不是所有家長都像A一樣有條件參與孩子的學習生活,所以教師在此就起決定性作用了。正確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對任何人都是重要的,更何況是對剛升上中學的小學生呢!
B家長的孩子也是剛升上初一,不過,她指出了另外兩件值得關注的事情。B說:“家長會中,學校指出今年減少了一次考試,我們都很高興,看來是學習壓力沒有以前那麼大。豈料,當收到學校發的考測時間表時,我們也呆了一下。大小測的次數像是頻密了,這不是變相的考試嗎?”據她說,過去大測前一周會成為溫習周,那麼考測頻次越高,會否引申為複習和考測的時間比例增多,而實際教書的時間少了呢?所以B家長所說的也不無道理。當然,最令B家長擔憂的是“一暴十寒”的功課安排會讓孩子吃不消。依B家長說,孩子平日的功課不是很多,但很多時候都會集中在某一時間點上。例如某一科完成了某一單元後,教師就會安排做該單元的作業,如果只是一個學科,那沒有太大問題;若碰巧是兩科或三科,孩子就很辛苦了。而且她也懷疑這樣的“做作業”對孩子的學習是否有作用。說來也是,這個問題,筆者也曾在不同的場合跟教師們分享過。作業的各個部分是針對該課的教學目標而設的,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達成後都可以配對作業的不同部分作出鞏固,這樣學生每天都能通過做一些鞏固題目,建立恆常的溫習時間。長遠來說,這就是在協助孩子們建立自主學習的習慣了。不過,筆者還是那一句,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感受教師的安排原委的。趁着現在仍是學期開始,用一節課的時間教懂升中學生正確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