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未回暖 審慎氛圍難改
政府發放的八千元“生活補貼”,最快本周五到帳,前提須全數用完電消優惠。據官方表示,現有十二萬四千居民的電消優惠已歸零,合資格領取,有助幫補生計。
疫情以來,促消費、振經濟活動不斷,但似乎只有第一波消費卡能成功激發全城消費熱情,第二、三輪帶來的消費衝動大不如前,計劃初衷拉動消費槓桿,現都成了居民日常支付的替代錢包。至於即將啟動的“生活補貼計劃”,當局多次強調不同於電消優惠,旨在對應“六·一八”疫情衝擊,緩減居民的生活負擔。審慎消費氛圍料難以扭轉。
市道萎靡,商戶亦無力加碼,如今市面所見的優惠,大多沿用已有的引客模式,例如進行中的全城消費嘉年華抽獎活動,鮮有高調的引客活動,氣氛可想而知。
實體經濟未見起色,就業環境不理想,部分居民寄望投資增值,但澳人熟悉的投資渠道當下亦難有效益。外圍風高浪急,在沒有預警下港股昨急瀉逾千點,再創逾十三年新低,不少散戶慘成“蟹民”;匯市同樣波動,強美元走勢,全球非美元貨幣跌跌不休,對全球經濟及通脹影響深遠,小投資者隨時損手爛腳。一直以來,居民熱衷投資“磚頭”,如今卻因進入加息周期、市場成交不足,樓市跌勢未止,陷入持貨與減磅兩難困局,遑論增收。
眾多投資工具似乎通通“失效”,近期卻因銀行高息吸存,受市場關注。結束長期低息環境後,居民重投保本增值的定存渠道,投資策略保守,期望盡量保住底氣,捱過逆境。
不難看到,當開源渠道屢屢遇堵,節流將是無可奈何的唯一方法。在此大環境下,以提振內需作為穩經濟方式越來越困難,私人消費市場或加速萎縮,值得關注。
昨日內地公佈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三點九,優於預期。在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支持下,消費需求總體延續恢復態勢。常言“祖國好、澳門好”,內地消費需求積極轉變,能否把向好因素輻射到澳門市場,是未來發力方向。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