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10月31日
第B03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勿以生命作為狂歡的代價

事故發生後,現場遺下人們的鞋子。(路透社)

勿以生命作為狂歡的代價

當地時間廿九日晚,韓國首爾龍山區梨泰院發生大規模踩踏事故,大多數傷亡人員是十幾歲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擁有無限可能的年紀,在如初升旭陽的時光裡就零落成泥,無法不讓人為其惋惜。在對生命的逝去進行哀悼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反思這場狂歡的意義。這是對節日的尊崇?還是社會壓力的釋放?還是人類精神上的提升?有媒體認為,這是浮華表面下令人咋舌的精神的空虛和為“鬼”狂歡付出的慘痛的代價。

人群擁躉只為萬聖節狂歡,這真的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嗎?不可否認,近代以來,工業化潮流席捲世界的同時帶來了西方文化的流行。可是人們對於萬聖節的推崇本不應該達到像這次事故中所描述的那樣——“堆疊了五六層人,好像一個‘墳堆’”。我們可以理解在快節奏的生活下,年輕人將聚會和節日當作壓力的釋放口。但是,凡事都要在適當的界限和度量之內。超負荷的聚集,使本該是一件由“熱鬧”“歡樂”等詞語來形容的事情,變成了灰色而慘澹的。“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在這種物質享受熱鬧和豐富的情況下,人們的精神很難說得到了豐盈。

無視疫情不負責任

其次,在疫情大背景下,如此大規模的聚集本身就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不負責。在全球衛生安全治理形勢還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很難想像人群的聚集會對防疫產生甚麼樣的壓力。或許韓國的防疫力度較為寬鬆,但是病毒畢竟還是病毒,沒有人可以百分百保證其不會對人體產生損傷。這樣的狂歡背後,這樣的聚集背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見:人們無所謂的態度。

最後,回到事件本身的悲劇性來看,這場狂歡是血淋淋的。“一百多”,這在紙面上或許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但是,當我們在“一百多”後面加上“人”時,就關聯了不知多少個家庭。那些逝去的生命,都有父母,兄弟,朋友。在他們的身後都有人等着他們回家……當中除了韓國人還有其他國籍的公民。在異國他鄉失去生命,那些遠在大洋彼岸的親人的心情又當如何?踩踏事件發生後,在現場的當事人說到,幸好自己身邊的朋友都還安全。但是,這樣的安全也曾差點掉落進“死亡”的陷阱,這值得所有人引以為戒。

為逝者哀悼,不要再以生命作為狂歡的代價。

(據極目新聞)

2022-10-31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24228.html 1 勿以生命作為狂歡的代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