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民所想促傷健共融
聯合國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三日將該日訂為“國際復康日”,社工局與社團等機構每年均舉辦多元社區活動響應,傳遞“均等機會,全面參與”訊息。自二○○八年澳門履行《殘疾人權利公約》後,居民越來越關注殘疾人士的權利以及平等機會。
據“殘疾評估登記證”統計資料,截至今年九月,本澳共有逾二萬七千人申請該證。自疫情以來,殘疾人士於就業等方面比一般居民受到更大衝擊。然去年推出的“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申請條件門檻太高,很多急需的照顧者未能受惠。對於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的需求,政府和社會各界更應主動關懷和提出相關支援,以助得到更好照顧,同時減少照顧者的壓力。
推動殘疾人士融入社會,政府責無旁貸。回歸以來,政府透過多途徑加大支援殘疾人士,但在出行、體育方面的無障礙設施仍需完善。面對疫情等不確定因素,當局亦應因地制宜,結合《二○一六至二○二五年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短、中期執行情況,聽取專家、復康機構、殘疾人士代表等意見,適時調整該計劃的長期措施。同時加強宣傳《殘疾僱員工作收入補貼計劃》,鼓勵企業在條件允許下,多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機會,發揮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同,為建設傷健共融和諧社會衝破障礙。
蔓 華